瀏覽提示:您當前使用的瀏覽器為舊版的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部分樣式、功能可能會發生錯亂,建議您改用Chrome、Safari、Firefox或者Edge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瀏覽體驗!
首頁 > BLOG > 十年回本謎思:低本益比分析

十年回本謎思:低本益比分析

2024 年 7 月 16 日

   更新日期:2024 年 7 月 16 日

瀏覽量753
blank dark bokeh background with digital financial chart indicators graphs candlestick side 3d rendering mockup

網路上常有人說,本益比(PE)反映了股票的回本年數,例如12倍的本益比是否意味著需要12年才能回本?這是一位初學投資的新手最近提出的疑問。他正在探索價值投資的策略,希望通過買入低估的優質公司股票來實現安全的投資。

在股市指數高企的當下,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價值投資者和長期投資者也面臨著尋找理想進場點的挑戰。對於資金較少的投資者來說,有時候最佳的策略可能是耐心等待,而不是急於尋找被低估的股票。

然而,關於本益比是否真的代表回本年數,這其實是一個理論上的概念。如果您對本益比有進一步的興趣,我曾經撰寫過一篇詳細介紹PE比率和每股盈餘(EPS)的文章,您可以查閱以獲得更多信息。

至於本益比是否越低越好,以及本益比的數值是否能準確反映回本年數,這些問題在股票評估過程中都是值得深思的。

不是每一檔股票都可以用本益比估價

本益比,計算公式為 

本益比=股價​/近4季EPS

是一種估值方法,它基於假設企業未來幾年的盈利將與當前相似。這個比率預期這些盈餘將通過股價增長和股利發放來實現投資回報和回本。

然而,本益比估值最適用於那些盈利穩定且可預測性高的公司。對於盈利波動大或虧損的公司,本益比可能會出現不尋常的數字,如低於6或高於100的本益比。

在使用本益比評估股票價格是否合理之前,我通常會考慮以下三個要點:

選擇那些過去3至5年每股盈餘(EPS)持續超過1元且盈利穩定的公司。

確保選定公司的EPS在過去3至5年間保持穩定增長,沒有下降趨勢。

考慮本益比在8至20倍之間為合理範圍,過低或過高的本益比往往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遵循這三個原則,可以減少在使用本益比時出現問題的風險。

10倍本益比,不見得是10年回本

理論上,一個10倍的本益比意味著如果公司的盈餘保持不變,投資者將在10年內從盈餘中回收其投資成本。然而,這個假設基於許多條件,並不總是實際情況。

首先,本益比假設公司未來的盈餘將與當前水平相同,這忽略了企業盈餘可能增長或下降的可能性。企業面臨的市場條件、競爭環境、經營效率和宏觀經濟因素都可能影響其盈餘。

其次,即使公司的盈餘保持穩定,股票的市場價格也受到投資者情緒、市場趨勢和其他非財務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可能導致股票價格與公司實際盈餘之間的脫節。

再者,本益比不考慮公司可能進行的資本回報,如股息支付或股票回購,這些都會影響投資者的實際回報率。

最後,本益比也不考慮時間價值。即使公司的盈餘能夠支持10年回本的說法,投資者也必須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錢的價值會發生變化。

總之,雖然本益比可以提供一個回本年數的粗略估計,但它不能作為唯一的投資決策工具。投資者在評估股票時,應該考慮更全面的財務分析,包括盈餘增長預期、公司的財務狀況、行業趨勢以及宏觀經濟環境等因素。

10年賺進的EPS,有回本的股票不到3成

即使一家公司在10年內的每股盈餘(EPS)總和等於其股價,實際上能夠從投資中回本的股票比例並不高。這裡的「回本」意味著投資者能夠通過公司的盈餘完全回收其投資成本。然而,根據這個結論,只有不到30%的股票能夠達到這一目標。

這可能是由於幾個原因:

1.市場波動

股票價格受到市場供需、投資者情緒、宏觀經濟因素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些都可能導致股票價格與公司實際盈餘之間的脫節。

2.盈餘再投資

公司可能將盈餘再投資於業務擴張或其他增長機會,而不是直接以股息的形式分配給股東,這會延遲或減少投資者的回報。

3.時間價值

即使公司的累計盈餘在10年內等於股價,考慮到資金的時間價值,投資者實際上的回報會低於其初始投資。

4.股息政策

公司的股息政策可能會影響股東的實際回報。如果公司選擇積累盈餘以支持未來的增長,而不是支付股息,那麼股東的現金回報會更少。

5.經營風險

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可能影響其盈餘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從而影響投資者的回報。

本益比雖然提供了一種估計投資回報的方法,但它不能保證實際的回本情況。投資者在評估股票時,需要考慮更多的因素,包括公司的財務健康、市場環境、盈餘增長前景以及股息政策等。這也強調了進行全面的財務分析和有耐心的投資策略的重要性。

把股價上漲也考慮進來,本益比介於8~20倍之間長期報酬率比較穩定

當我們考慮股票投資的長期報酬率時,本益比是股價與每股盈餘(Earnings Per Share, EPS)的比率,它反映了市場對每一元盈餘的估值。一般來說,本益比在8到20倍之間的股票被認為是估值合理的,這個範圍內的股票通常提供了較為穩定的長期報酬。

估值合理性

本益比在8到20倍之間通常意味著股票沒有被過度高估或低估。這樣的估值水平通常與公司的基本面相匹配,提供了一個較為穩健的投資基礎。

市場情緒

過高或過低的本益比可能反映了市場對某個行業或公司的過度樂觀或悲觀。而在8到20倍的範圍內,股票價格較少受到極端市場情緒的影響。

股價增長潛力

除了盈餘本身,股價上漲也是投資者獲得回報的一個重要途徑。當本益比處於合理範圍時,股價有較大的上升空間,這可以為投資者帶來額外的資本利得。

風險管理

選擇本益比合理的股票可以幫助投資者管理風險。過高的本益比可能意味著高風險,因為任何負面消息都可能導致股價大幅下跌。相反,過低的本益比可能意味著公司面臨問題或行業前景不明朗。

本益比在8到20倍之間的股票,結合了合理的估值、較少的市場情緒波動、良好的股價增長潛力以及風險管理的優勢,從而提供了較為穩定的長期報酬率。然而,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時,仍應該考慮其他多種因素,如公司的財務健康、行業趨勢、經營策略和宏觀經濟環境等。

當我們探討投資策略時,一個常見的問題是:是否應該只在股票價格低廉時購買優質公司?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簡單,因為它涉及到投資價值和成本之間的平衡。

早期,沃倫·巴菲特從本杰明·葛拉漢那裡學到的價值投資方法主要是基於尋找資產負債表上的估價差異來進行套利。這種方法往往被誤解為「只要買得便宜就安全」,導致一些投資者過分依賴本益比或股價淨值比來判斷股票的價值。

然而,這種方法並不適用於所有情況,而且隨著市場的變化,找到被低估的優質公司變得越來越困難。即使是巴菲特,也曾因為投資波克夏紡織廠而遭遇挫折。這促使他在後期調整了自己的投資策略,轉向「以合理的價格購買優質公司」,這一策略同樣能夠創造出色的收益。

以台積電為例,2007年5月,它公布了2006年每股盈餘(EPS)為4.93元,顯示出相較於過去的顯著成長。當時的本益比為15.6倍,股價為68.4元,處於相對高點。許多投資者認為這個價格過高,但在接下來的10年裡,台積電不僅累積賺取了71元的EPS,其股價也隨著盈利的增長而上升至超過200元,即使考慮到配股和配息的影響。

這意味著,儘管當時的本益比似乎表明需要超過15年才能回本,實際上大約只用了6年左右。如果投資者一直等待股價下降,他們可能會錯過投資機會。

相比之下,中鋼在2007年由於EPS持續下滑,即使在大盤高位時期,其本益比也只有9.2倍,看起來相當便宜。然而,在隨後的10年中,中鋼的EPS僅賺取了19元,遠未達到回本。從股價漲幅來看,中鋼10年的報酬率僅為25.8%,而台積電則高達403.8%。

這個案例強調了投資時不應僅僅關注股票的價格,而應該更加關注公司的質量、盈利能力和成長潛力。合理的價格購買優質公司,長期來看往往能夠帶來更好的回報。

總結

  1. 本益比與回本期限:本益比常被視為衡量回本年數的工具,但這只是一個理論模型。在實際市場運作中,許多其他因素會影響股票的表現,導致理論與實際之間存在差異。
  2. 本益比的黃金範圍:從長遠來看,那些本益比過高或過低的股票通常表現不佳。相反,本益比位於8至20倍的股票往往能提供更穩定的回報。
  3. 優質公司的價值:對於真正優秀的公司,其價格不應是首要考量因素。合理的價格水平就足以進行投資,並不一定要等到股票價格低廉才行動。

歷史數據顯示,投資理論與實際情況之間經常存在差距。在投資過程中,沒有任何單一指標能夠全面反映股票的好壞。因此,當有人提到某支股票因為本益比低而看起來很便宜時,我們應該更加深入地分析和思考。

總之,每一種投資分析方法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和局限性。作為投資者,我們應該全面考慮各種因素,以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底線
相關文章

留言咨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