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提示:您當前使用的瀏覽器為舊版的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部分樣式、功能可能會發生錯亂,建議您改用Chrome、Safari、Firefox或者Edge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瀏覽體驗!
首頁 > BLOG > 央行如何透過公開市場操作調控貨幣供應與利率?

央行如何透過公開市場操作調控貨幣供應與利率?

2024 年 7 月 16 日

   更新日期:2024 年 7 月 16 日

瀏覽量597
cardano blockchain platform with laptop

公開市場操作是什麼?

公開市場操作,簡稱OMO,是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進行的買賣證券活動,目的是管理貨幣供應量和影響市場利率。美國聯邦儲備系統(Fed)將公開市場定義為銀行、主要交易商和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場所,這與一般公眾交易債券的市場不同。

當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進行債券交易,而非直接從發行公債的財政部購買時,這些活動被稱作公開市場操作。這些交易並不涉及實際的現金流動,而是在銀行與中央銀行之間以準備金形式進行,這些準備金在交易中具有與現金等同的功能。

在這些操作中,交易的證券主要是美國公債,這些活動對於調節經濟中的貨幣流通和控制利率起著關鍵作用。

聯準會如何透過公開市場操作影響利率?

在美國,聯邦儲備系統(Fed)通過在公開市場上交易短期政府債券,也就是國庫券,來調節市場利率。聯準會會定期設定一個目標利率範圍,這個範圍是基於其貨幣政策目標,旨在影響經濟成長、控制通膨、促進就業和維持匯率穩定等關鍵經濟指標。

所謂的利率,特指銀行之間的隔夜拆款利率,這是銀行日常運營成本的一部分。這一利率水平會間接影響市場上的各種借貸和投資利率。

然而,聯準會設定的目標利率範圍並不直接等同於市場上的實際交易利率。當市場利率偏離聯準會的目標範圍時,聯準會會透過公開市場操作來進行調整。

具體來說,當聯準會決定提高利率時,它會出售手中的債券,從而回收市場上的資金,導致銀行資金變得緊縮,從而推高銀行間的借貸利率。相反,當聯準會希望降低利率時,它會大量購買債券,增加市場上的資金供應,使銀行資金更加充裕,從而降低銀行間的借貸利率。

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工具與其應用

中央銀行在執行貨幣政策時,擁有多種工具可供選擇,包括:

  • 存款準備率: 這是銀行必須在中央銀行保留的一部分存款,用於滿足客戶的提款需求。
  • 重貼現率: 指銀行向中央銀行借款時所支付的利率,通常用於短期資金調節。
  • 公開市場操作: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Fed)經常使用這一工具,通過買賣政府證券來調控市場流動性和利率水平。
  • 換匯交易: 用於影響外匯市場,進而影響匯率和國際資金流動。
  • 非常規貨幣政策: 如量化寬鬆(QE),這是在傳統政策如調整利率無法進一步刺激經濟時採用的措施。

公開市場操作是Fed調控貨幣供應和利率的首選工具。而在面對特殊經濟情況,如低利率環境下經濟增長乏力時,非常規貨幣政策則成為重要的補充手段。

公開市場操作的兩種主要形式

公開市場操作,作為中央銀行調控貨幣供應的關鍵手段,分為永久性和臨時性兩大類:

  1. 永久性公開市場操作: 這種操作涉及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在公開市場上的長期買賣政府債券活動。透過購買債券,聯準會增加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相反地,賣出債券則會減少市場上的貨幣供應。
  2. 臨時性公開市場操作: 這類操作通常是短期內調節銀行系統可用準備金的手段,主要通過回購協議和逆回購協議來實施。這些協議大多涉及公債交易,偶爾也會包括一些如抵押支持證券(MBS)等其他高質量債券。
  • 回購協議(Repo): 在這種協議中,聯準會購買證券並約定在未來某個日期將其賣回。這增加了銀行的流動性,使它們能夠借入更多資金,從而降低利率。
  • 逆回購協議(Reverse Repo): 聯準會在這種協議中賣出證券並約定將來購回。這減少了銀行的流動性,使它們能夠借入的資金減少,導致利率上升。

例如,當市場利率低於聯準會的目標利率時,聯準會可能會進行逆回購操作,將證券賣給金融機構並計劃在未來某個時間點買回,從而減少銀行的可用資金,降低市場流動性,並減少資金供應,以提高利率。

通過這些操作,聯準會能夠調節銀行的準備金水平,進而影響聯邦基金利率,這是銀行之間隔夜借貸的利率。

公開市場操作的目的與影響

公開市場操作是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的關鍵手段,旨在實現經濟穩定和金融市場的健康運作。美國聯邦儲備系統(Fed)通過這些操作來調節貨幣供應量和利率,進而影響物價、經濟成長和就業率。

  1. 永久性操作與貨幣供應: 

在經濟低迷時,Fed會購買證券以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增加市場流通貨幣並降低利率。這促進了消費和投資,刺激經濟活動和就業。相反,在經濟過熱或通膨壓力增大時,Fed會賣出證券以實施緊縮性貨幣政策,減少流通貨幣並提高利率,以抑制消費和投資,控制通膨。

  1. 臨時性操作與銀行準備金: 

透過回購協議和逆回購協議,Fed可以靈活調整銀行間的準備金量。回購協議通過購買證券來增加銀行的流動性,從而降低市場利率。逆回購協議則通過賣出證券來吸收市場資金,提高利率。這些操作使Fed能夠精確控制聯邦基金利率,進而影響整體經濟的借貸成本。

公開市場操作實例分析

公開市場操作通常與當前的貨幣政策方向相一致。在經濟需要刺激的階段,中央銀行會透過購買政府債券來將資金注入市場,從而促進經濟活動。

以2020年第一季度為例,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美國聯邦儲備系統(Fed)採取了無限量化寬鬆(QE)政策,大規模購買市場上的證券,以此向經濟體系注入流動性。此外,Fed還實施了回購協議,以確保銀行擁有足夠的準備金來應對流動性需求。

這些操作導致銀行的資產中現金(即央行準備金)增加,而持有的證券減少。同時,Fed的資產負債表上證券的數量增加,準備金也相應增加。

根據數據,我們可以觀察到,在2020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Fed購買美國公債的金額顯著增加,其中第一季度的購買量是前一季度的約五倍,顯示了其積極的貨幣擴張政策。

聯準會公開市場操作交易金額
時間公債買入金額買入公債原因
2019Q42,122億美元擴大資產負債表
2020Q110,059億美元2020年3月全球爆發新冠肺炎,美國於3/15宣布規模達7,000億的量化寬鬆(QE),並於3/23擴大到無限QE
2020Q28,678億美元
2020Q32,330億美元擴大資產負債表
2020Q42,340億美元擴大資產負債表
2021Q12,517億美元擴大資產負債表

公開市場操作的核心概念與實踐

公開市場操作涉及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的買賣證券活動,目的是為了管理貨幣供應量和調節市場利率。這些操作分為兩大類:

  1. 永久性公開市場操作: 這類操作包括聯邦儲備系統在公開市場上長期買賣政府債券,以此來調整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
  2. 臨時性公開市場操作: 這些操作通過回購協議和逆回購協議來臨時調節銀行系統中的準備金量。

通過這些策略,中央銀行能夠有效達成其宏觀經濟目標,如物價穩定、經濟增長促進、就業率提升以及金融市場的穩定。

底線
相關文章

留言咨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