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提示:您當前使用的瀏覽器為舊版的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部分樣式、功能可能會發生錯亂,建議您改用Chrome、Safari、Firefox或者Edge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瀏覽體驗!
首頁 > BLOG > 規避風險可能帶來更大損失?

規避風險可能帶來更大損失?

2024 年 7 月 26 日

   更新日期:2024 年 8 月 20 日

瀏覽量601
Shutterstock 1049641082.jpg 1140x855
Shutterstock 1049641082.jpg 1140x855

 一、期望值與風險的關係。

長期投資的報酬,有一部分是要承受波動及不確定性風險。

1.期望值

  • 期望值是指對未來某件事情的預期。例如,投擲硬幣,正反面的機率各為50%,那麼投擲10次硬幣,預期會出現5次正面和5次反面。
  • 在股市中,期望值则表示預期的回報率。

2.風險

  • 風險是指投資中的不確定性。不同投資方式會有不同的風險,例如股票、債券、期貨等。
  • 風險和報酬緊密相關,通常高風險伴隨著高回報,但也可能帶來更大的損失。

3.標準差

  • 標準差是衡量投資報酬不穩定性的指標。當標準差越大,投資報酬越不穩定,風險越高。
  • 期望值和標準差共同影響投資者的決策。

二、不願意承擔風險,往往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不願意承擔風險的人往往會在某些方面付出更大的代價。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买保險,只是在付保险费的时候损失一点,但換来的是一旦發生極端情況時的一份重要保障。

1.期望值與風險的關係

  • 長期投資的報酬中,一部分來自於承受波動性和不確定性風險。
  • 舉個例子:假設有兩個機會,A和B。
    • A機會:確定一年後給你10元。
    • B機會:一年後,50%機率給你20元,50%機率給你0元。
  • 期望值相同,但B機會存在不確定性和損失可能,因此人們通常願意為B機會付出的價格低於A機會。

2.不願意承擔風險的代價

  • 當人們在金融市場劇烈變動時才發現自己無法承擔風險時,規避風險的代價往往特別大。
  • 現實中,我們可以透過分散投資、長期投資等方式減少風險,但完全沒有風險是不可能的。

3.理解自己能承擔多大的風險

  • 在投資中,理解自己能承擔的風險上限很重要。
  • 預先做好資產配置,避免未來不如預期時所需付出的代價。

總之,不願意承擔風險的人需要意識到,規避風險也是有代價的,而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有助於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三、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至關重要。

在投資盈利時,這個概念可能會被忽視,人們往往認為風險與回報是成正比的。

然而,風險所帶來的收益僅在你能夠承受這些風險的前提下才成立。如果風險超出了承受範圍,它就會轉變為損失。在這些關鍵時刻,避免風險的成本和損失通常達到最高點。

因此,更明智的方法是在投資之初就清楚自己能承擔多少風險,並根據這個認識來進行資產配置。這樣做可能不會使你賺得更多,但當事情不如預期發展時,它可以幫助你減少損失。

四、如何規避風險

規避風險是投資和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風險規避策略:

  1. 風險回避:這是最直接的方法,即完全避免那些可能帶來損失的風險行為。例如,如果某項投資風險過高,投資者可能選擇不參與。
  2. 損失控制:這涉及到制定計劃和採取措施來降低損失的可能性或減少實際損失。這可以通過提前規劃和在事前、事中、事後階段採取措施來實現。
  3. 風險轉移:通過合同或保險等方式,將風險轉移給其他方。例如,通過購買保險,可以將財產損失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
  4. 風險保留:也稱為風險承擔,即接受風險並為可能發生的損失做好準備。這通常涉及到建立風險預留基金或其他資金安排。
  5. 風險分散:通過多元化投資來分散風險,例如投資不同行業的股票或債券。
  6. 風險中和:在外匯或其他金融工具中,通過套期保值等策略來中和風險。
底線
相關文章

留言咨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