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提示:您當前使用的瀏覽器為舊版的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部分樣式、功能可能會發生錯亂,建議您改用Chrome、Safari、Firefox或者Edge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瀏覽體驗!
首頁 > BLOG > 資本支出高,企業競爭力堪憂

資本支出高,企業競爭力堪憂

2024 年 7 月 31 日

   更新日期:2024 年 8 月 20 日

瀏覽量615
shutterstock 551556004.jpg 1140x855
shutterstock 551556004.jpg 1140x855

持續投資維持產業的競爭力

企業在研發、擴廠、和製程改善等領域的大筆支出,雖然不可避免,但這些投資有時能為企業帶來長期的競爭優勢。例如,台積電通過重大資本支出獲得了持久的市場領先地位,享受高速成長和高毛利的好處。

然而,並非所有大規模投資都能轉化為競爭優勢。有些企業必須持續投入巨額資金以維持其市場地位,有時這些投入甚至超過了它們的年收入。如果這種投資停止,它們可能很快就會被競爭對手超越,導致失敗。

這種持續的高支出反映出企業缺乏強大的護城河——即那些能夠保護企業免受競爭侵蝕的獨特優勢。在某些行業,如面板、LED、太陽能和DRAM,競爭激烈且進入門檻低,使得建立和維持護城河尤為困難。

建立護城河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一旦缺乏護城河,企業的處境往往難以逆轉。

如何判斷一間企業是否持續燒錢?

判斷一間企業是否持續燒錢,可以觀察「資本支出」或者「投資現金流」的流出狀況。

資本支出,或稱為Capex,涵蓋了企業在機械、廠房和設備上的投資,這些投資旨在提升產能、改進設施並增強競爭力。國際財報中通常會明確列出資本支出項目,但在台灣,人們經常通過檢視投資現金流量來評估資本支出。

投資現金流量主要反映了購買生產設備、土地購置或對外投資等活動。由於這些活動通常涉及資金的流出,投資現金流量往往呈現負值。如果投資現金流量為正,這可能意味著企業出售了資產或減少了某些投資。

然而,僅憑資本支出的數額無法全面評估其影響,因此需要將其與其他財務指標相比較以獲得更全面的理解。

評估公司營運的獲利以及資本支出間的差異

觀察自由現金流量高低,來評估公司營運的獲利以及資本支出間的差異

自由現金流是衡量公司財務健康的重要指標,它反映了公司在支付資本支出後,剩餘多少現金可用於分紅、償還債務或再投資。在美國,自由現金流通常計算為營業現金流減去資本支出;而在台灣,則是營業現金流減去投資現金流。

當公司擁有充足的自由現金流,它可能會選擇進行股票配息或配股,這是對股東的一種回報。相反,如果自由現金流不足,公司可能面臨財務壓力,甚至金流危機。

評估公司的自由現金流時,我們需要比較其營業現金流與資本支出或投資現金流的關係。有些公司雖然營運收入豐厚,但也可能因高額的資本支出而導致自由現金流量有限。

如果一家公司的自由現金流較少,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公司處於成長階段,需要大量資金進行投資以帶動未來的成長。這種情況下,即使目前不進行配股或配息,公司的未來盈利增長也有望反映在股價上。另一種情況是,公司雖然支出巨大,但這些投資並未帶來預期的成長,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意味著公司實際上並未創造出真正的利潤。

不論處於哪種情況,如果公司現金流不足,它可能會尋求外部融資,如發行新股或債券來籌集資金。這是公司為了維持運營或擴張而採取的財務策略。

公司燒錢,與未來股價有什麼關係?

投資大筆資金於企業並不總是能保證獲得長期的競爭優勢。有時,公司必須進行資本支出以確保生存,而這種「燒錢」的行為可能並不會帶來預期的市場領先地位。事實上,從數據統計上往往無法直接觀察到這種投資是否真正轉化為競爭力。

另一方面,許多企業能夠在不進行大規模資本投入的情況下,持續保持其市場優勢並穩定賺取現金。這種經營模式與沃倫·巴菲特的投資原則相呼應,即偏好那些不需重大資本支出就能產生穩定現金流的公司。然而,這些公司通常估值較高,對投資者來說可能較難以負擔。

  • 公司燒錢 自由現金流是負值,未來股價腰斬機率高2倍
  • 公司燒錢佔 非流動資產比例越高,股價腰斬機率越高

非流動資產,也稱為固定資產,涵蓋了公司的土地、建築物和長期投資等項目。當一家公司的投資現金流量相對於其非流動資產很高時,這表明公司目前的資金投入需求很大。

以下是對這個概念的一些闡述:

  1. 投資現金流為正值並不總是好事 投資現金流的正值意味著公司正在出售其土地、建築物或長期投資。這種行為並不一定對公司有利,因為它可能指示公司正在出售資產以獲得現金。
  2. 投資現金流佔非流動資產的比例通常在0%至30%之間 雖然這一點不是特別明顯,但那些投資較少資金的公司,其股價表現往往優於那些投入較多資金的公司。
  3. 高於30%的投資現金流通常預示著較差的股價表現 特別是那些投資現金流超過非流動資產50%的公司,它們的股價表現通常較差,甚至有超過7%的機率會出現股價腰斬的情況。

投資大量資金並不一定能提升公司的競爭力。短期內的股價統計數據顯示,這種做法通常不會帶來正面的結果。雖然在某些特定的成長階段公司中,持續的高投資可能是正面的,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

總的來說,即使大規模的統計分析沒有考慮到公司的生命週期或規模等因素,我們仍然可以從中觀察到一些基本趨勢。市場的經驗告訴我們,一些財務特性即使在優秀的公司中也可能出現,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在所有情況下都是積極的指標。因此,在評估公司時,不能僅僅依賴單一的財務指標。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統計分析是有價值的,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不是所有的判斷原則都是絕對的。

總結

有些企業燒錢可以換來訂價權和競爭力,有些企業燒錢就只是燒錢。

  1. 企業的資本支出或投資現金流可以反映其「燒錢」的程度。透過將這些數值與營業現金流相比較,我們可以評估自由現金流的多少,從而判斷企業的資金運用情況。
  2. 當自由現金流為負值,這通常意味著企業的財務表現可能會略顯不佳。
  3. 投資現金流呈正值,即公司正在出售資產以獲得現金,這並不一定預示著良好的財務狀況。
  4. 一般而言,投資現金流與流動資產的比例應該在 0% 至 -30% 之間。比例越低,通常意味著公司未來的股價表現可能會更差。
底線
相關文章

留言咨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