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提示:您當前使用的瀏覽器為舊版的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部分樣式、功能可能會發生錯亂,建議您改用Chrome、Safari、Firefox或者Edge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瀏覽體驗!
首頁 > BLOG > 股票減資背後的真相與投資風險解析

股票減資背後的真相與投資風險解析

2024 年 7 月 19 日

   更新日期:2024 年 8 月 20 日

瀏覽量715
yellow paper cut arrow going down negative trend o 2023 11 27 05 37 19 utc
yellow paper cut arrow going down negative trend o 2023 11 27 05 37 19 utc

減資意思是什麼?

減資(Capital Reduction)是公司透過減少股本來進行財務調整的一種方式。股本是公司從股東那裡獲得的最初資金,也就是公司發行股票的總值。減資會讓公司的股本減少,這通常意味著流通在外的股數會變少。進行減資後,投資人手中持有的股票數量會根據減資比例而減少,但是股價通常會上升,所以投資人手中股票的總市值應該保持不變。

減資的原因可能包括彌補公司的虧損、回購股票、或是公司有多餘的現金想要返還給股東等。減資的方式有直接註銷股票(一般減資)、現金減資以及庫藏股減資。每種方式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適用的情況。

減資對股數的影響是什麼?

減資會導致公司的股本減少,這通常意味著流通在外的股票數量會減少。對於股東來說,減資後他們手中持有的股票數量會按照減資的比例減少,但是股價通常會相應地上升,以保持股東的資產總值不變。

舉例來說,如果一家公司決定減資20%,那麼股東持有的股票數量也會減少20%。假設股東原本持有1000股,減資後就只會持有800股。然而,由於股本減少,每股的內在價值會增加,股價也會上升,從而使得股東的持股市值總額保持不變。

總的來說,減資不會改變股東的初始資產價值,但會改變他們持有的股票數量和每股的市場價格。這是一種財務調整手段,用於改善公司的財務結構或回應特定的經營需求。

減資對資產總價值的影響是什麼?

減資通常不會改變股東的資產總價值。在減資過程中,公司的股本會減少,這意味著流通在外的股票數量會減少。然而,股價通常會相應地上升,以保持股東的資產總值不變123。

舉例來說,如果一家公司進行減資,股東手中的股票數量會減少,但每股的市場價值會增加。這樣,即使股票數量減少,股東手中的股票總市值應該保持不變,因為股價的上升抵消了股票數量的減少。

總的來說,減資是一種財務重組手段,旨在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或回應特定的經營需求,而不是直接影響股東的資產總價值。

減資目的是什麼?一定是要彌補虧損嗎?

減資的目的不僅限於彌補虧損,它可以有多種原因。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減資目的:

1.彌補虧損

如果公司持續累積虧損,這些虧損會影響資產負債表。透過減資,公司可以有效消除這些損失,使公司重新獲利,並可能恢復發放股息的能力。

2.回購股票

公司可能會進行減資來回購股票,特別是當公司認為股價被低估或希望提升股票價值時。

3.分配多餘現金

如果公司運營中產生了過多的現金,且暫時沒有投資計劃,公司可能會透過現金減資的方式將資金返還給股東。

4.稅務考量

在某些情況下,減資可以幫助公司獲得稅務上的優惠或避稅。

5.改善財務結構

減資可以用來改善公司的財務結構,提高每股淨值或股東權益報酬率。

總之,減資是一種財務策略,可以根據公司的具體情況和需求來實施,並不一定只是為了彌補虧損。

公司減資的 4個真正的原因

1.大股東缺現金 – 用現金減資當提款機,從公司拿回大量現金

進行現金減資的做法對於大股東而言,可以說是一個中性的策略。它既不會帶來明顯的壞處,也不會提供額外的好處。

對於需要現金的大股東來說,直接出售股票可能會帶來一些不利因素,比如必須公開申報持股變動,以及可能因為股份出售而導致在公司中的控制力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選擇現金減資就成了一個合適的選項。這種方法會使所有股東的股份按比例減少,而減少的部分則以現金的形式返還給股東,這樣大股東就可以在不影響其對公司控制權的情況下,合理合法地獲得現金,且這筆錢通常是免稅的。

如果觀察到一家財務狀況良好的公司進行了減資,這可能是因為大股東需要現金。公司選擇進行現金減資而不是發放現金股利,可能是因為稅務上的優勢,或者是因為公司目前沒有進一步的擴張計劃,這反映了公司的運營穩定性。這種情況通常意味著公司短期內不太可能實現大規模成長,因此股價也不太可能有顯著的上漲。但是,也存在一些例外情況,例如某些公司即使不進行額外的資本投入也能維持成長。這顯示了公司的財務策略是多元且具有彈性的。

2.想讓新股東進場,所以得先讓舊股東認賠,打消虧損

進行減資通常是公司在面臨財務壓力時的一種應對策略,它可能暗示公司正處於緊急狀態,且市場對其股票的長期前景持悲觀態度。

當公司虧損累累,而且從銀行借款困難或成本過高時,公司可能會選擇向股東籌集資金,這可能通過出售公司股份給其他企業或進行現金增資來實現。

在引入新資金之前,公司可能需要先處理掉舊有的虧損,這就是所謂的認賠。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是大股東,可能會選擇繼續經營公司,期待未來的轉機,而不是立即認賠。

然而,如果公司選擇認賠,這可能意味著公司的經營狀況已經到了緊迫的地步,如果不進行資金重組或引入新資金,公司可能會面臨更嚴重的問題。

認賠後,新的資金可以進入公司,無論是通過被其他公司購併還是透過現金增資。根據過往的統計,進行現金增資的公司股票未來上漲的機率相對較低。

有人可能會認為,新的資金注入給公司帶來了喘息的空間和逆轉局面的機會。但對於投資者而言,這種觀點可能並不現實。就像在尋找獎學金的候選人時,你會傾向於選擇那些已經表現出色的學生,而不是那些成績平平的學生。這樣的比喻說明了投資者在選擇投資對象時應該追求潛力和已證明的表現。

3.在公司有賺錢時,讓財報變好看以拉抬股價,方便增資或大股東出貨

進行現金減資的公司,有時候並不意味著其財務狀況有實質的改善。這種情況類似於學生透過調分來提高成績,但實際上學生的學習能力並未提升。

以大雄的故事為例,他通過全班調分的方式從20分提高到80分,但這並不代表他的學習能力有所提升。同樣地,公司透過減資來清除財報上的虧損,這種會計操作並不代表公司的經營狀況有所改善。

當公司進行減資時,股東應該要理解背後的原因。如果是因為公司需要清理財報上的虧損,以便吸引新的投資或是為了某些短期的財務策略,這可能不會對公司的長期價值產生正面影響。事實上,如果公司的基本經營條件沒有改變,那麼即使財報顯示獲利,這種「浴火重生」的形象也可能只是一種表象。

因此,投資者在評估這類公司時,應該更加關注公司的基本面和長期增長潛力,而不僅僅是短期的財報數字。

4.大股東想出貨的另一招,用減資的名義大量執行庫藏股

在某些情況下,大股東可能會透過買回庫藏股的方式來影響股價。在國際市場上,這通常被視為一種類似於發放股利的行為,但具有稅務上的優勢。這是因為通過回購股票,公司能夠減少流通股數,從而在盈餘不變的情況下提高每股盈餘,這可能導致股價上升。

然而,在台灣,公司有時會在股價大跌時買回庫藏股,以「維護公司信譽和股東權益」為名進行護盤。這種行為可能被視為是在支撐股價,防止其進一步下跌。

對於大股東來說,他們可能不會主動幫助散戶支撐股價,除非有特定的原因。例如,在股價高位時,大股東可能會利用公司資金來進行護盤,以便在高價位出售其持股。另一方面,如果股價低迷,而大股東有質押股票的情況,他們可能會透過買回庫藏股來維持股價,防止質押股票的價值下降。

總的來說,從大股東的角度來看,除了現金減資可能會對股價產生正面影響外,其他形式的減資可能會被視為對股價長期前景的不利信號。這些策略可能反映了大股東對公司未來發展的看法,以及他們在特定時期內實現利益最大化的意圖。

總結

  1. 避免投資:一般而言,投資者應謹慎考慮投資於進行減資或增資的公司股票。
  2. 現金減資的例外:如果確實考慮投資,那麼在特定情況下,現金減資可能是相對可接受的選擇。
底線
相關文章

留言咨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