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提示:您當前使用的瀏覽器為舊版的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部分樣式、功能可能會發生錯亂,建議您改用Chrome、Safari、Firefox或者Edge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瀏覽體驗!
首頁 > BLOG > 台股分析:市場波動下,小型股的風險與回報

台股分析:市場波動下,小型股的風險與回報

2024 年 7 月 16 日

   更新日期:2024 年 7 月 16 日

瀏覽量774
10817

要怎麼區分大型股、小型股?

按股本劃分:

  • 大型股:股本超過50億台幣。
  • 中型股:股本介於10億至50億台幣之間。
  • 小型股:股本低於10億台幣。

按市值劃分:

  • 大型股:市值超過100億台幣。
  • 中型股:市值介於20億至100億台幣之間。
  • 小型股:市值低於20億台幣。

這些分類僅是為了方便在台股市場中進行區分,並非固定不變的規則。在國際市場上,尤其是美國,台灣的許多企業可能會被歸類為中小型股。如果按照國際標準,100億美元以上才被視為大型股,而20億美元以下則被視為小型股。但在台灣,由於這樣的標準會使得可選擇的股票數量過少,因此我們採用上述的市值標準來進行統計分析。

1. 小型股「流動性」通常較差

當評估股票的流動性時,平均成交金額是一個比單純成交量更全面的指標。例如,即使某些股票的日均成交量不高,但由於其單價較高,因此它們的成交金額可能相對較大,這樣的股票如果只看成交量就可能被忽略。因此,建議使用60日平均成交金額來評估流動性,例如設定標準為100萬元以上。

對於小型股來說,由於其流動性較低,其平均成交金額可能不到大型股的2%。這在台股市場的大型股與小型股的統計數據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流動性低的股票存在以下幾個缺點:

  1. 如果市場上每天只有少量股票成交,那麼交易成本將會相對較高。
  2. 在緊急情況下,可能難以迅速賣出持有的股票。
  3. 即使發現了有效的交易策略,隨著投入資金的增加,由於流動性的限制,該策略可能很快就會達到其應用的極限。

然而,流動性較低的股票也有其優勢。它們往往藏有特殊的投資機會,這些機會可能帶來較高的風險和回報。但由於這種高風險高報酬的特性,這類股票並不適合所有投資者。

2. 小型股股權集中,主要掌握在內部人手上

在股市中,大型股的股權通常由外資和法人廣泛持有,這使得股權分散。相對地,小型股的股權往往較為集中,常常有30%至70%的股份被大股東和公司內部人士所控制。這些內部人士,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公司派”,擁有對公司的經營決策權和第一手的信息。在沒有法律限制的情況下,他們可能較容易對股價產生影響。然而,為了保護經營權,這些股票通常不會出現劇烈的價格波動。

而那些不在公司派手中的股份,則在公開市場上流通,供一般投資者買賣。

對於大型股來說,由於其龐大的股本和資金,股權分布較為廣泛。例如,台灣最大的企業台積電(2330)的董事長張忠謀,持股比例僅為0.5%,這看似不多,但其市值卻高達157億新台幣。另一方面,鴻海的郭台銘持股比例為12.4%,市值更是高達1592億新台幣。這些數據顯示了大型企業股權的分散性和其背後的資金規模。

3. 小型股容易被市場主力影響;大型股只會被外資法人影響

在台灣股市中,有659家公司的市值不超過20億新台幣,這些小型股占了台股近一半的數量。擁有1億新台幣的投資者,就有可能對這些公司的股價產生顯著影響。這筆金額相當於3至4間普通住宅或1至2間豪宅的價值。在股市中,能夠投入1億新台幣的投資者並不罕見,而當他們控制了大量股票時,股價的走勢往往會受到影響。

小型股的股價容易受到操縱,尤其是當主要股東沒有與公司內部人士達成協議時。然而,這些細節並不簡單,如果主要股東與公司內部人士之間沒有協調一致,可能會面臨被迫賣出股票的情況。

市值20億新台幣以下的公司佔了台股近一半的比例,這意味著隨機選擇股票時,每兩檔中就有一檔是這類小型股。這對股市有以下幾種影響:

股價波動性大:少量的資金就能佔據高比例的市值,從而影響股價。

基本面參考價值低:由於流動性低、波動性大,且受少數人影響,股價不一定能準確反映公司的基本面。

儘管如此,統計數據顯示,對於小型股(特別是低價股)而言,基本面的改善仍然有助於股價表現。

相比之下,大型股的股票主要受到外資、投信等大型法人資金的影響。即使有1億新台幣,也只能對小型股的股價產生影響,而對於大型股的操作則需要更加謹慎。畢竟,即使只有1%的虧損,也代表著100萬新台幣的損失。

即使主要股東持有大量股份,他們的影響力也無法超越公司內部人士。通常,由於經營權的問題,內部人士不太可能頻繁買賣股票,這為主要股東提供了操縱股價的機會。

然而,大型股由於其龐大的股本,直接影響股價的能力者相對較少。主要的持股者包括擁有上千億新台幣資金的法人、外資、投信和自營商,其中外資是最主要的影響力量。

大型股具有以下特點:

波動性相對小:由於大型股的股本龐大且流動性良好,其股價通常波動較小。但在全球性的市場恐慌中,賣壓往往會集中在大型股上。

基本面參考價值高:由於法人研究主要基於基本面,大型股的股價更容易反映其基本面的變化。

4. 崩盤之後,小型股漲幅大很多

在探討股市崩盤時期的股價變化,我們可以回顧2007年10月和2011年1月的兩次重大市場下跌。在這些時期,股價普遍處於高位,導致許多中型股因市值大增而被重新分類為大型股。

股市崩盤期間,無論大小型股,都難以抵抗跌勢。在2007年的崩盤中,小型股的表現略好於大型股,而在2011年,情況則相反。但總體來看,所有類型的股票在崩盤時都遭受了重創。統計數據並未顯示出大型股和小型股在崩盤時有明顯的抗跌差異。因此,不應該相信小型股能夠更好地抵抗國際市場崩盤的影響。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即使是小型股,損失也是不可避免的。

崩盤後的市場反彈期間,小型股的漲幅往往大於大型股。以2009年2月和2012年11月的市場反彈為例,小型股的表現明顯優於大型股,翻倍的機率甚至是大型股的兩倍。這是否意味著小型股是更好的投資選擇?這取決於投資者對於穩定性與波動性之間的取捨。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場空頭期末,小型股的數量比空頭開始時增加了200至300檔。這一現象可能是市場轉向的一個信號。投資者在評估股票時,應考慮這些市場動態,以及它們對股價波動的潛在影響。

總結

流動性較低:小型股的平均成交金額通常只有大型股的2%,這意味著它們的市場活躍度較低。除非投資者對市場有深入了解,否則可能需要謹慎考慮是否投資於這些股票。

股權集中:小型股的股權往往較為集中,這使得它們容易受到主要股東的影響,導致股價波動性增大。對於那些熟悉籌碼分布的投資者來說,這可能是一個機會。

法人關注度低:由於法人投資者通常對小型股不太感興趣,小型股的股價較難以反映其基本面價值。相比之下,大型股更受法人青睞,可能更適合長期持有。

市場崩盤與反彈的表現:在市場崩盤時,無論是大型股還是小型股,都可能難以避免下跌。然而,在市場反彈時,小型股的漲幅往往會超過大型股,這使得它們在多頭市場中成為更有吸引力的選擇。

底線
相關文章

留言咨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