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提示:您當前使用的瀏覽器為舊版的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部分樣式、功能可能會發生錯亂,建議您改用Chrome、Safari、Firefox或者Edge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瀏覽體驗!
首頁 > BLOG > 強積金扣稅點填?2025報稅全攻略:上限、計算、填表教學與慳稅秘笈

強積金扣稅點填?2025報稅全攻略:上限、計算、填表教學與慳稅秘笈

2025 年 7 月 25 日

   更新日期:2025 年 7 月 25 日

瀏覽量40
強積金扣稅點填?2025報稅全攻略:上限、計算、填表教學與慳稅秘笈

搞懂強積金扣稅:不只是供款,更是省稅的智慧

每年稅季來臨,如何在合規的前提下盡可能地節省稅款,是許多香港上班族關心的焦點。提到「扣稅三寶」,強積金(MPF)扣稅絕對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無論您是受薪僱員、自僱人士還是企業僱主,深入了解並善用強積金扣稅規則,都能為您帶來實質的財務效益。本文將為您提供一份關於強積金扣稅點填的終極指南,從基礎概念、扣稅上限,到TVC扣稅的進階策略,一步步拆解,讓您在報稅時不再迷惘。

什麼是強積金扣稅?為何它對你的荷包很重要?

強積金(Mandatory Provident Fund)是香港政府為保障市民退休生活而設立的強制性儲蓄計畫。而所謂的「強積金扣稅」,指的是香港稅務局允許納稅人,在計算薪俸稅或個人入息課稅時,將符合資格的強積金供款從應課稅入息中扣除,從而降低最終的應繳稅額。

這項政策有雙重目的:

  • 短期效益:直接減輕納稅人當前的稅務負擔,讓您有更多可支配的現金流。
  • 長期效益:鼓勵市民為自己的退休生活投入更多儲蓄,透過稅務誘因,為未來建立更穩固的財務基礎。

面對人口高齡化的挑戰,及早規劃退休是現代人的必修課。善用強積金扣稅,就像是為您的退休儲蓄加裝了「省稅加速器」,讓您在累積財富的同時,也能享受政府提供的稅務紅利。

強制性 vs. 自願性:哪種供款才能幫你省稅?

許多人誤以為所有放進強積金戶口的錢都能扣稅,這其實是一個常見的誤解。強積金供款主要分為「強制性」與「自願性」兩大類,而自願性供款中又有多種類型,其扣稅資格大相徑庭。讓我們先用一個清晰的表格來釐清它們的差異:

供款類型 供款性質 扣稅資格 2024/25年度扣稅上限 提取限制
強制性供款 (MC) 僱員及僱主依法強制供款 可扣稅 $18,000 年滿65歲或符合法定特殊情況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TVC) 個人自願向強積金公司開立的獨立帳戶供款 可扣稅 $60,000 (與合資格延期年金共享) 年滿65歲或符合法定特殊情況
僱員自願性供款 (EEVC) 透過僱主安排,在強制性供款外作出的額外供款 不可扣稅 不適用 視乎個別計劃條款,可能較靈活
特別自願性供款 (SVC) 個人直接向強積金公司開立的帳戶,不經僱主 不可扣稅 不適用 通常可隨時提取,最靈活

從上表可見,真正能為您帶來稅務優惠的只有「強制性供款 (MC)」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TVC)。若您希望透過額外供款來省稅,務必確認您開立的是 TVC 帳戶,而非一般的自願性供款帳戶。

強積金扣稅上限全解析:強制與自願性供款額度大不同

了解了哪些供款可以扣稅後,下一步就是掌握各項目的扣稅額度。不同的供款類型,其強積金扣稅上限也不同,規劃前必須先弄清楚。

💰 強制性供款扣稅:你的基本盤

根據法例,僱員及自僱人士的強制性供款皆可用作稅務扣減。在 2024/25 課稅年度,此項扣除額的上限為每年 $18,000

  • 計算方式:僱員的強制性供款額為其「有關入息」的5%,每月上限為$1,500 ($30,000 x 5%)。全年計算下來,最高供款額即為 $1,500 x 12 = $18,000。
  • 誰能用盡?只要您的月薪等於或高於 $30,000,您的全年強制性供款便會達到 $18,000 的上限,可以全額扣除。若月薪低於 $30,000,則按實際供款額扣除。

🚀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TVC):放大你的省稅效益

對於希望進一步提高扣稅額的納稅人,TVC 便是最強大的工具。任何持有強積金供款帳戶或個人帳戶的人士,都可以自行向強積金服務供應商開立 TVC 帳戶。

  • 扣稅上限:TVC 的扣稅上限為每年 $60,000
  • 重要規則:此 $60,000 的額度是與「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 (QDAP)」共享的,而非兩者各自擁有 $60,000。

TVC 與合資格延期年金 (QDAP) 的「扣稅雙人舞」:誰先誰後?

當您同時申請 TVC 和年金扣稅時,必須注意稅務局的處理順序,這場「扣稅雙人舞」有著固定的舞步,直接影響您的稅務規劃。規則是:永遠優先扣除 TVC 供款,若 $60,000 的額度尚有剩餘,才會再扣除合資格延期年金的保費。

讓我們用情境模擬來理解這個「先TVC,後年金」的原則:

情境一:TVC 供款 $60,000,年金保費 $20,000

稅務局會先處理您的 TVC 供款。由於 $60,000 的扣稅額已完全被 TVC 用盡,您所支付的 $20,000 年金保費將無法獲得任何稅務扣除。您的總扣除額為 $60,000。

情境二:TVC 供款 $40,000,年金保費 $30,000

稅務局同樣先扣除 $40,000 的 TVC 供款。此時,$60,000 的總額度還剩下 $20,000。因此,您支付的 $30,000 年金保費中,將有 $20,000 可以用作扣稅。您的總扣除額為 $40,000 (TVC) + $20,000 (年金) = $60,000。

理解這個順序後,您就能更精準地規劃兩種工具的投入金額,確保每一分錢都發揮最大的扣稅效益。

實際能省多少?強積金扣稅慳稅效果實算

了解規則後,大家最關心的自然是實際能省下多少稅款。慳稅金額的多寡,直接取決於您的「邊際稅率」。簡單來說,您的收入越高,所適用的最高稅率(邊際稅率)也越高,同樣的扣除額能為您節省的稅款就越多。以下我們以2024/25課稅年度的薪俸稅累進稅率為基礎,模擬不同收入水平及供款情況下的慳稅效果(假設為單身人士,只享有基本免稅額$132,000):

每年總入息 應課稅入息實額* 邊際稅率 最高扣稅額 (MC+TVC) 預計可節省稅款
$300,000 $150,000 14% $18,000 + $60,000 = $78,000 約 $8,120
$500,000 $350,000 17% $18,000 + $60,000 = $78,000 約 $13,260
$800,000 $650,000 17% $18,000 + $60,000 = $78,000 $13,260
$1,200,000 $1,050,000 17% $18,000 + $60,000 = $78,000 $13,260

* 應課稅入息實額 = 年總入息 – 基本免稅額($132,000) – 強積金強制性供款($18,000)。此處為簡化計算,未考慮其他免稅額。實際節省金額視乎個人情況而定。

從上表可見,對於高收入人士,用盡 $78,000 的扣稅額度($18,000 強制性 + $60,000 TVC),每年可節省超過一萬三千元的稅款,效果非常顯著。這也解釋了為何強積金自願性供款扣稅對於高收入族群特別有吸引力。

強積金扣稅點填?手把手教你填寫報稅表 (BIR60)

申請強積金扣稅的程序其實相當直接,關鍵在於準確填寫個人報稅表 (BIR60)。以下是詳細的填寫步驟與注意事項。

報稅前準備:你需要哪些文件?

雖然在提交報稅表時,您無需附上任何證明文件,但稅務局有權在日後抽查。因此,您必須妥善保存以下文件至少6年,以備不時之需:

  • 強制性供款:僱主填報的「僱主報稅表」(IR56B),上面會列明該年度為您作出的強制性供款總額。
  • TVC 供款:由您的強積金受託人(服務供應商)發出的「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概要」或年度結單,上面會清楚列明您在該課稅年度內的 TVC 供款總額及日期。

📝 填寫步驟詳解:鎖定報稅表上的關鍵欄位

當您收到綠色的報稅表 (BIR60) 後,請翻到有關「扣除」的部分。具體填寫位置如下:

  1. 第 8.1 部分:為你就認可退休計劃支付的強制性供款
    • 在這裡填寫您的強制性供款金額。
    • 這個數字通常可以在您的 IR56B 表格上找到。
    • 請注意,此欄的申索上限為 $18,000。即使您全年強制性供款超過此數,也只能填寫 $18,000。
  2. 第 8.3 部分:根據自願醫保計劃保單繳付的合資格保費 / 合資格年金保費及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
    • 在這一大項中,找到「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的欄位(通常是第 8.3(2) 或類似編號)。
    • 在這裡填寫您在該課稅年度內支付的所有 TVC 供款總額
    • 將您收到的「TVC供款概要」上的總額填入即可,上限為 $60,000

特別提醒:強制性供款 (MC) 和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TVC) 是分開填寫在不同欄位的,切勿混淆。

忘記申報怎麼辦?補救教學與時限

如果在提交報稅表時不小心遺漏了申報,或是後來才發現可以申索扣除,不用擔心,還有補救的機會。

  • 補救方法:您可以填寫稅務局的 IR831 表格(「申索個人免稅額、扣除及稅率寬減」),或以書面形式向稅務局申請更正您的評稅結果。
  • 補救時限:根據法例規定,補交申請的時限為相關課稅年度結束後的 6 年內。例如,要補領 2024/25 課稅年度(即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扣稅,您最遲必須在 2031年3月31日或之前提出申請。

【避坑指南】7大強積金扣稅常見誤區與陷阱

在申請強積金扣稅時,不少納稅人會因為資訊不完整或一時疏忽而犯錯,導致無法充分享受稅務優惠,甚至引發不必要的稅務問題。以下整理了7個最常見的誤區,幫助您完美避坑。

  1. 誤區一:任何自願供款都能扣稅
    事實:只有透過獨立開立的「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TVC)」帳戶作出的供款才合資格。經僱主安排的額外供款 (EEVC) 或個人直接向強積金公司作出的特別自願性供款 (SVC) 均不能扣稅。
    💡 解決方案:在開立帳戶時,明確向服務供應商表示您需要的是用於扣稅的 TVC 帳戶
  2. 誤區二:4月才供款也算上個年度
    事實:稅務局嚴格按照課稅年度(每年4月1日至翌年3月31日)計算。在2025年4月1日或之後作出的供款,只能在下一個(2025/26)課稅年度申報。
    💡 解決方案:提早規劃,建議在每年3月中旬前完成供款,預留足夠的處理時間,避免因銀行或強積金公司系統延誤而錯過死線。
  3. 誤區三:TVC 供款會自動扣稅
    事實:強制性供款的資料會由僱主透過 IR56B 表格報給稅務局,但 TVC 供款屬於個人安排,稅務局不會自動獲取資料。您必須自行在報稅表上申報。
    💡 解決方案:填寫報稅表時,務必仔細檢查,確保在第 8.3 部分填寫了正確的 TVC 金額。
  4. 誤區四:忽略 TVC 與年金的扣稅順序
    事實:如前所述,稅務局會「先扣 TVC,後扣年金」,這個順序無法更改。
    💡 解決方案:在規劃時就要考慮這個固定順序。若您同時購買了年金,應先計算 TVC 計劃投入的金額,再決定年金保費能獲得多少扣稅額。
  5. 誤區五:以為 TVC 資金可以隨時提取
    事實:TVC 帳戶內的資金與強制性供款一樣,受到相同的提取限制,通常需要等到 65 歲退休年齡才能提取。
    💡 解決方案:在投入資金到 TVC 帳戶前,務必評估自身的資金流動性需求,確認這筆錢在短期內不會動用。
  6. 誤區六:只看扣稅,不看費用與回報
    事實:TVC 本質上是一種長線投資。不同供應商的基金選擇、行政費用和基金收費差異巨大。高昂的費用會蠶食您的長期回報,甚至可能抵銷部分扣稅優惠。
    💡 解決方案:在選擇 TVC 供應商時,貨比三家。除了扣稅,更要比較其收費水平、基金表現及客戶服務,選擇最符合您投資目標的計劃。
  7. 誤區七:混淆僱主和僱員的扣稅規則
    事實:僱主為僱員作出的強制性及自願性供款,均可在計算利得稅時扣除,上限為該僱員總薪酬的15%。這與僱員申報薪俸稅的規則完全不同。
    💡 解決方案:清楚區分自己的身份(僱員、僱主或自僱人士),並遵循對應的稅務規則進行申報。

進階攻略:如何最大化你的強積金扣稅效益?

掌握了基本規則和避開了常見陷阱後,您可以運用以下策略,像專家一樣規劃您的強積金扣稅,達到最佳省稅效果。

  • 策略一:用好用盡 TVC 額度
    如果您的財務狀況允許,開設 TVC 帳戶並盡量用滿每年 $60,000 的額度,是最大化扣稅效益最直接的方法。
  • 策略二:打造「TVC + 年金」黃金組合
    考慮到「先 TVC 後年金」的扣稅順序,您可以靈活搭配。例如,若您偏好年金的穩定現金流,可以先規劃年金的投入,再用 TVC 填補剩餘的扣稅額度。反之,若您追求更高的投資潛力,則可將大部分額度配置於 TVC。
  • 策略三:抓準供款時機,切勿壓線
    不要等到每年3月底才匆忙供款。建議在農曆新年後就開始規劃,並在3月中前完成操作,確保萬無一失。可以考慮設定每月或每季自動轉帳,分期投入,分散市場風險,也避免忘記。
  • 策略四:定期檢視投資組合與收費
    扣稅只是第一步,長期的財富增值更為關鍵。每年至少檢視一次您的 TVC 帳戶表現,評估所選基金是否仍符合您的風險承受能力和退休目標。同時,留意市場上是否有收費更具競爭力的供應商,適時考慮轉換。
  • 策略五:制定全面扣稅藍圖
    不要孤立地看待強積金扣稅。將其與自願醫保 (VHIS)、合資格延期年金 (QDAP)、慈善捐款等其他扣稅項目結合,制定一個全面的個人化稅務規劃,才能實現整體的最佳節稅效果。

FAQ 常見問題集

Q1: 一般的僱員自願性供款 (EEVC) 真的完全不能扣稅嗎?
是的,完全不能。根據稅務條例,只有在「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TVC)」框架下作出的供款才具備扣稅資格。如果您目前是透過僱主進行 EEVC,並希望享受稅務優惠,您需要自行聯繫強積金供應商,開立一個獨立的 TVC 帳戶。
Q2: 我應該優先放滿 TVC 還是分配給年金?
這取決於您的個人財務目標和風險偏好。如果您追求更靈活的投資選擇和潛在的更高回報,可以優先考慮 TVC。如果您偏好退休後有穩定、可預測的現金流(類似月退俸),那麼年金可能更適合您。最佳策略是根據自身需求進行組合,例如各投入 $30,000,便可同時享受兩種工具的好處並用滿扣稅額。
Q3: 我是自僱人士,強積金扣稅規則有何不同?
自僱人士的扣稅規則與僱員類似,但申報的稅種不同。您的強制性供款(上限 $18,000)可在計算利得稅時作為營運開支扣除。同時,您也可以開立 TVC 帳戶,享受額外最高 $60,000 的扣稅額。填寫報稅表時,需在利得稅報稅表(BIR60的第5部分或獨立的表格)中申報。
Q4: 如果我換工作,我的 TVC 帳戶會怎樣?
TVC 帳戶是您個人名下的獨立帳戶,與任何僱主無關。因此,轉換工作對您的 TVC 帳戶完全沒有影響。您可以隨時繼續向該帳戶供款,無需進行任何轉移或變更手續。
Q5: 錯過了報稅表上的申報,補救程序複雜嗎?
不複雜。您只需從稅務局網站下載並填寫 IR831 表格,清楚列明您希望補領的扣稅項目和金額,然後郵寄給稅務局即可。只要在6年的法定期限內,通常都能成功獲得處理。

總結

總結來說,強積金扣稅是香港納稅人一項極為實用且重要的理財工具。透過清晰理解強制性供款(上限$18,000)和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與年金共享上限$60,000)的規則,您便能在累積退休儲備的同時,有效減輕稅務負擔。掌握強積金扣稅點填的正確方法,即在報稅表上準確申報 MC 和 TVC 金額,是確保您不錯過任何稅務優惠的關鍵一步。

切記,成功的稅務規劃不僅僅是填對表格,更在於前瞻性的策略佈局。及早行動,結合個人的財務目標,靈活運用 TVC、年金等工具,並定期檢視您的計劃,才能在每年的稅季中運籌帷幄,實現長遠的財富增值。若對複雜的個人情況感到疑慮,尋求專業財務顧問的意見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底線
相關文章

留言咨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