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提示:您當前使用的瀏覽器為舊版的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部分樣式、功能可能會發生錯亂,建議您改用Chrome、Safari、Firefox或者Edge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瀏覽體驗!
首頁 > BLOG > 【老闆/人資必讀】團體醫療保險規劃全攻略:善用「醫療險自負額」讓保障升級、保費更省!

【老闆/人資必讀】團體醫療保險規劃全攻略:善用「醫療險自負額」讓保障升級、保費更省!

2025 年 11 月 11 日

瀏覽量28
【老闆/人資必讀】團體醫療保險規劃全攻略:善用「醫療險自負額」讓保障升級、保費更省!

您是否正在為了如何提升員工福利、吸引並留住頂尖人才而煩惱?「團體醫療保險」是現代企業不可或缺的關鍵工具。但您知道嗎?只要搞懂「醫療險自負額」這個關鍵概念,就能用更精省的預算,為團隊打造出保障更全面的醫療防護網,是進行員工福利規劃時不可不知的秘訣。本文將帶您從頭了解團體醫療保險與自負額的搭配策略,讓您的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口上。

為什麼您的公司需要「團體醫療保險」?

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中,提供優質的員工福利是企業能否脫穎而出的重要因素。團體醫療保險不僅僅是一項福利開銷,更是一項能帶來多重效益的策略性投資。

📈 對企業的好處:不只是福利,更是競爭力

  • 🤝提升員工歸屬感與忠誠度:展現公司對員工健康的重視,讓員工感受到被關懷,從而更投入工作,降低人才流動率。
  • 🌟在徵才市場中脫穎而出:完善的醫療保障是求職者評估雇主的重要指標,能有效吸引優秀人才加入。
  • 💰具備稅務優勢:根據台灣稅法規定,企業為員工支付的團體保險費用,在一定額度內(每人每月新台幣2,000元)可作為營運費用列帳,抵減應納稅額。

🛡️ 對員工的保障:最安心的後盾

  • 通常免體檢、保證承保:相較於個人投保可能因體況被拒保或加費,團體保險通常對一定人數以上的企業員工提供免體檢的便利,讓健康狀況欠佳的員工也能獲得保障。
  • 💸比個人保險更優惠的費率:透過團體議價能力,企業可以用比個人投保更低的成本,為員工爭取到相同的保障內容。
  • 👨‍👩‍👧‍👦涵蓋配偶與子女,家庭保障更完整:許多團保方案允許員工以自費方式為家人加保,讓保障範圍從個人延伸至整個家庭。

一篇搞懂「醫療險自負額」,放大您的保障效益

「自負額」是保險中一個非常關鍵的設計,尤其在規劃高額醫療保障時,它扮演著控制保費、提升保障槓桿的重要角色。許多人對這個名詞感到陌生,但理解它將是您規劃保險方案的一大步。

📖 到底什麼是「自負額」?白話文解釋

定義: 所謂「自負額」(Deductible),指的是在保險公司開始理賠之前,被保險人需要「自行負擔」的醫療費用金額。只有當實際醫療開銷超過了約定的自負額時,保險公司才會針對超出的部分進行理賠。

簡單來說,它就是一個理賠的「啟動門檻」。

舉例說明:

假設您投保了一張自負額為 3 萬元 的實支實付醫療險,而這次住院總共花費了 20 萬元。理賠流程會是這樣:

項目 金額 說明
總醫療費用 NT$ 200,000 本次住院的總開銷
約定自負額 NT$ 30,000 理賠前需自行負擔的金額
保險公司理賠金額 NT$ 170,000 總醫療費用 (20萬) – 自負額 (3萬)

💡 選擇自負額方案的兩大核心優勢

  • 優勢一:用較低的保費,換取更高的總保障額度。
    保險公司因為不需要理賠小額的醫療費用,降低了理賠成本,因此可以提供保費更便宜、但總保障額度(例如:每年理賠上限)更高的保單。這讓企業能以低成本應對員工發生重大傷病時所需的高額醫療風險。
  • 優勢二:補強現有保險的額度缺口。
    許多人可能已經有基本的實支實付醫療險,但額度可能只有5萬或10萬,面對現今高昂的自費醫療(如標靶藥物、達文西手術),保障明顯不足。這時,加保一張高自負額的保單,就能完美銜接第一層保障的缺口,形成一個全面的防護網。

黃金組合:如何將團體醫療保險與自負額完美搭配?

了解了團體保險與自負額的優點後,關鍵在於如何將兩者策略性地結合,為企業與員工創造最大價值。以下提供兩種常見的規劃情境:

情境一:公司提供基礎團保,員工自行加購自負額醫療險

這種模式下,公司提供一個基礎的團體醫療險作為員工的基本福利,例如提供5萬元的實支實付額度。這個額度足以應付多數小型住院或手術。

運作方式: 當員工發生高額醫療費用(例如30萬元)時,會先啟動公司的團保理賠5萬元。剩下的25萬元差額,就可以透過員工自己事前投保的「高自負額醫療險」(例如自負額設定在5-8萬元)來支付。如此一來,員工僅需負擔自負額的部分,大大減輕了財務壓力。

優點:企業成本固定,員工可依自身需求自由選擇是否加強保障,彈性較大。

情境二:公司直接規劃「基礎保障 + 高自負額」的團體保險方案

這是一種更全面、更具吸引力的福利方案。企業直接為員工規劃一個兩層式的團保計畫。

  • 第一層(基礎保障):提供一個無自負額的實支實付額度(例如5-10萬元),用於處理常見的醫療狀況。
  • 第二層(高額保障):搭配一個高自負額(自負額同第一層的保額)但總理賠上限非常高(例如200萬元)的計畫。

運作方式: 小病痛由第一層保障處理;若不幸發生重大醫療事件,費用超過第一層額度時,第二層的高額保障便會無縫接軌,為員工提供堅實的後盾。

優點:保障全面,能有效提升員工對公司的滿意度與向心力,是極具競爭力的福利政策。

常見問題 (FAQ)

團體醫療保險的保費是如何計算的?

團體保險的保費主要受以下幾個因素影響:

  • 員工平均年齡: 年齡越高,風險越高,保費通常也較高。
  • 職業類別: 工作的危險程度是重要考量,辦公室內勤人員的費率會比經常出差或現場作業人員低。
  • 保障內容與額度: 保障項目越多元、理賠額度越高,保費自然會增加。
  • 公司過往的理賠記錄: 如果公司過去的理賠率較高,保險公司在續約時可能會調整費率。

員工離職後,團體保險還有效嗎?可以轉換成個人保單嗎?

員工一旦離職,其團體保險的效力通常會隨之中止。不過,許多保險公司提供「團險轉換權」,允許員工在離職後的一定期間內(例如30天),無需健康告知或體檢,將原本的團體保險轉換為指定的個人醫療險保單。這對於有體況、擔心無法投保個人險的員工來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權益。

選擇自負額方案時,自負額的額度該如何決定?

自負額的額度設定是一門藝術,需要權衡風險承受能力與現有保障。一個基本的原則是:自負額的金額應該是您第一層保障的額度,或是您家庭可以輕鬆負擔的金額。

例如,如果公司團保或個人保險已有10萬元的實支實付額度,那自負額就可以設定在10萬元左右。這樣可以確保在啟動高額保障前,已有一筆資金可以應對。

團體保險是否有等待期?

是的,與個人醫療險一樣,團體保險的疾病住院保障通常也有「等待期」,一般為30天。也就是說,員工在保單生效後的30天內因「疾病」住院,保險公司可能不予理賠。但若是因「意外」事故導致的醫療行為,則不受等待期限制。具體規定仍需視各家保單條款而定。

團體保險是否保障已存在的疾病?

這取決於投保企業的人數與保單條款。對於一定人數(例如50人)以上的企業,許多保險公司會提供「免核保」或「不問既往症」的優惠條件,也就是員工在投保前已經存在的疾病,也能獲得保障。但對於人數較少的企業,保險公司可能會要求健康告知,並將特定既往症列為除外責任。因此,在規劃時務必向保險公司確認相關條款。可參考台灣勞動基準法了解相關權益。

結論

規劃完善的「團體醫療保險」是企業展現對員工關懷、提升雇主品牌形象的最佳方式。而聰明地運用「醫療險自負額」觀念,更能讓這份福利的價值最大化。透過策略性的組合,不僅能有效控制企業預算,更能為您的團隊建構一個無後顧之憂的全面醫療保障,最終成為吸引和留住頂尖人才的強力磁鐵。

立即檢視您公司的保障方案,思考如何透過基礎保障與高自負額方案的搭配,為您的企業和員工創造雙贏的局面。若需要更深入的保險規劃建議,諮詢專業的保險顧問將是您最好的選擇。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底線
相關文章

留言咨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