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提示:您當前使用的瀏覽器為舊版的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部分樣式、功能可能會發生錯亂,建議您改用Chrome、Safari、Firefox或者Edge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瀏覽體驗!
首頁 > BLOG > 傷殘津貼申請全攻略:一文看懂資格、金額及醫生證明(附2025最新懶人包)

傷殘津貼申請全攻略:一文看懂資格、金額及醫生證明(附2025最新懶人包)

2025 年 7 月 25 日

   更新日期:2025 年 7 月 25 日

瀏覽量44
傷殘津貼申請全攻略:一文看懂資格、金額及醫生證明(附2025最新懶人包)

什麼是傷殘津貼?它與綜援有何不同?

面對突如其來的傷病或長期的殘疾,除了身心承受巨大壓力外,額外的醫療和護理開支也可能成為家庭的沉重負擔。為了支援這群有需要的人士,香港特區政府社會福利署(社署)設立了傷殘津貼,這是一項公共福利金計劃,旨在為嚴重殘疾的香港居民提供定期的現金援助,幫助他們應對因殘疾而產生的特殊需要。在您深入了解傷殘津貼資格前,釐清一個常見的迷思至關重要。

許多人會將傷殘津貼與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混淆,但兩者在理念和申請門檻上有著根本的區別:

  • 🎯 性質不同:傷殘津貼的核心目的是彌補因「嚴重殘疾」而衍生的額外開支,而非維持基本生活。相反,綜援則是以家庭為單位,為入息無法應付基本生活需要的人士提供安全網。

  • ✅ 無需資產審查:這是傷殘津貼最顯著的特點。申請人無需接受經濟狀況或資產審查。無論您的收入或資產多寡,只要符合嚴重殘疾的定義和居港要求,便具備申請資格。這意味著,即使您有工作收入或一定儲蓄,仍可申請傷殘津貼

簡單來說,您可以將傷殘津貼視為一項針對「殘疾狀況」的社會共融措施,而非扶貧工具。它的存在,是為了確保殘疾人士不會因為身體的限制而在經濟上處於絕對劣勢,讓他們能更有尊嚴地應對生活挑戰。

傷殘津貼資格大檢閱:普通與高額津貼有何分別?

傷殘津貼主要分為「普通傷殘津貼」與「高額傷殘津貼」兩級,兩者均無需資產審查,主要差異在於殘疾程度以及申請人是否需要他人恆常照顧。下表為您清晰比較兩者的申請門檻、金額及關鍵要求,助您快速判斷自己符合哪一類申請。

比較項目 普通傷殘津貼 高額傷殘津貼
👤 居港及身份要求
  • 成為香港居民最少7年;及
  • 在申請日期前已連續居港最少1年(該年內離港不超過90天)。
  • 註:未滿18歲的香港居民可獲豁免上述居港要求。
🩺 嚴重殘疾定義 經由衞生署或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的醫生證明,申請人屬「嚴重殘疾」,而該情況將持續不少於6個月。 除符合「嚴重殘疾」定義外,還須經醫生證明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他人不斷照顧
🏥 住宿限制 沒有限制。 申請人沒有在受政府資助的院舍(如安老院、殘疾人士院舍)或醫管局轄下醫院及機構、教育局轄下特殊學校的寄宿部接受住宿照顧。
💰 每月津貼金額 (2025年) HK$2,095 HK$4,190
🚌 交通補助金 符合資格的12至64歲申請人,每月可額外獲發 HK$340 的交通補助金,津貼會與傷殘津貼一併發放。(註:綜援受助人除外)
💼 資產審查 完全不需要

如何定義「嚴重殘疾」?我的情況符合申請資格嗎?

「我的情況算不算嚴重殘疾?」這是許多申請者心中的最大疑問。政府為了確保公共資源能準確地投放到最有需要的人士身上,對「嚴重殘疾」設下了清晰的界定標準。這並非單純的主觀感受或「不良於行」,而是需要客觀的醫學證明。您必須經由衞生署或醫管局的註冊醫生或指定專業醫護人員評估,並證實符合下列一項或多項情況,且狀況預計會持續最少6個月

  • 👂 失聰:聽力較佳的一耳,聽力損失達85分貝或以上;或雙耳總聽力損失達150%或以上。若聽力損失介乎75至85分貝之間,但同時伴隨其他身體殘障,亦可能符合資格。
  • 👁️ 失明:雙眼無光感;或視力較佳的一眼,在配戴矯視工具後,視力仍低於視力表(Snellen Chart)的3/60(相等於萬國式視力表的0.05);或視野縮窄至只有20度或以下。
  • 💪 肢體殘障:失去四肢其中之二;或其中一肢的活動功能完全喪失;或因身體殘障(非精神狀況所致)而導致日常生活極需他人協助。
  • 🧠 器官功能衰竭:因身體病患,引致器官功能暫時或永久性受損,並因此導致殘障程度與上述類別相若。例如,需要長期依賴腹膜透析(洗肚)或血液透析(洗血)的腎衰竭病人。
  • ⚕️ 精神病:經精神科醫生診斷為精神狀況不穩,導致社交功能、適應能力或個人生活料理能力顯著受損,其殘疾程度與上述類別相若。這包括嚴重的抑鬱症、焦慮症、思覺失調等,關鍵在於醫生評估其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程度。
  • ♋ 癌症:部分癌症患者因治療副作用或病情本身,可能導致身體機能嚴重受損,例如體力極度衰弱、器官功能受影響等,若經醫生評估其殘疾程度符合標準,亦可申請傷殘津貼

溫馨提示:評估的最終決定權在於醫生。若您對主診醫生的評估結果有疑慮,有權向有關部門或尋求第二醫療意見,以確保評估的公正性。

傷殘津貼申請流程全解析:從準備文件到津貼發放

了解資格後,下一步就是準備申請。整個流程並不複雜,但細節決定成敗。跟隨以下步驟,可以讓您的申請過程更為順暢:

第一步:備妥所需文件 📋

文件齊全是成功申請的第一步。在填寫申請表前,請先準備好以下文件:

  • 申請表格:可於社署網站下載「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表」,或親身到各區社會保障辦事處索取。
  • 身份證明文件:申請人的香港身份證副本。
  • 醫療證明書:由衞生署或醫管局醫生填妥及簽發的「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人醫療證明書」,這是證明您符合「嚴重殘疾」定義的核心文件。
  • 銀行戶口證明:顯示申請人姓名及戶口號碼的銀行存摺首頁或月結單副本,用於存入津貼。
  • 離港紀錄(如適用):如申請前一年內曾離港,需提供相關旅遊證件副本,以證明離港日數不超過90天。

為未成年子女申請的特別注意事項:

若申請人未滿18歲,除了上述文件外,還需額外遞交:

  • 父母/監護人/代理人的身份證明文件副本。
  • 證明與申請人關係的文件,如出生證明書或法定監護令
  • 津貼通常會存入父母或監護人的指定銀行戶口,因此需提供該戶口的證明文件。

第二步:遞交申請表格 📮

備妥文件後,您可以選擇以下方式遞交申請:

  • 親身遞交:直接前往住址所屬的社會保障辦事處遞交,職員可即時檢查文件是否齊備,這是最穩妥的方式。
  • 郵寄或投遞:將申請文件郵寄或放入辦事處的投遞箱。
  • 轉介:由其他政府部門或非政府機構(如醫務社會服務部)轉介。

第三步:審批時間與流程 ⏳

社署收到申請後會展開調查。審批時間因個案複雜程度而異。若文件齊全,殘疾狀況清晰,審批會相對快捷。如果社署需要向醫管局或醫生索取更多醫療資料,或需安排面見,時間則會相應延長。社署職員可能會聯絡您,請保持聯絡方式暢通。

第四步:津貼發放方式 💰

一旦申請獲批,津貼的計算日期會以社署收到申請的日期申請人符合資格的日期起計算,以較遲者為準。津貼會以自動轉帳方式,每月一次存入您指定的銀行戶口。在特殊情況下,社署亦可安排職員將現金直接送交申請人。

領取傷殘津貼的常見迷思:一次釐清所有疑問

關於傷殘津貼,坊間流傳著不少迷思。以下我們將針對幾個最常見的問題,提供清晰、準確的解答。

❓ 領取傷殘津貼後,我還可以繼續工作賺錢嗎?

答案是:絕對可以。

這項津貼的設計初衷是補助因殘疾而產生的額外開支,與申請人的就業狀況完全無關。它並非失業救濟金,因此領取傷殘津貼工作並不會影響您的津貼資格。不過,能否勝任工作,更應從自身身體狀況和能力出發,必要時應諮詢醫生或職業治療師的專業意見。

❓ 申請傷殘津貼需要進行資產審查嗎?我的銀行存款會影響申請嗎?

答案是:完全不需要。

重申一次,傷殘津貼資產審查並不存在。這項福利的審批標準只看兩點:居港要求殘疾程度。您的收入、儲蓄、股票或物業等資產,均不在社署的考慮範圍之內。

❓ 如果我需要短暫或長期離開香港,會影響津貼資格嗎?

答案是:會的,有嚴格規定。

根據規定,在任何付款年度內,受助人必須在香港居住滿60天,才符合領取全年津貼的資格。如果您計劃長期移居海外,或在一個付款年度內離港超過305天(或295天,閏年),您的津貼資格將會被取消。若只是短暫離港旅遊或探親,只要不超出規定,則不受影響。如有長期離港計劃,務必主動向社署申報及查詢。

❓ 只有公立醫院的醫生證明才有效嗎?私家醫生的報告可以嗎?

答案是:主要認可公立系統,但有變通空間。

社署的官方規定是,醫療證明書必須由衞生署或醫管局轄下的醫生簽發。如果您一直在私家醫院或診所覆診,可以先向您的私家醫生查詢,他們是否具備獲社署認可的資格,或能否協助您轉介至公立系統進行評估。關鍵在於證明的公信力及是否符合社署的標準格式。

❓ 如果我的殘疾程度未達「嚴重」標準,還有其他援助嗎?

答案是:有的,可考慮其他計劃。

若評估結果未達到傷殘津貼的「嚴重」門檻,但您在經濟上確實有困難,可以考慮申請其他政府援助計劃,例如:

  •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綜援):如果您的入息及資產低於規定水平,無法應付基本生活開支。
  • 長者生活津貼:適用於65歲或以上的有經濟需要長者。
  • 基層醫療券、關愛基金等項目,亦可針對性地減輕您的醫療或生活負擔。建議向社署或地區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查詢,尋找最適合您的援助方案。

❓ 精神疾病(如抑鬱症、焦慮症)可以申請傷殘津貼嗎?

答案是:可以,關鍵在於醫生的專業評估。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社會對精神健康的關注日益增加,而傷殘津貼精神病的申請也愈趨普遍。答案是肯定的,只要精神科醫生證明您的病情(如嚴重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思覺失調等)已嚴重影響您的自理能力、社交及工作功能,其殘障程度與其他身體殘疾類別相若,並且此狀況已持續或預計持續至少6個月,便完全符合申請資格。

延伸閱讀:為未來做好準備

除了傷殘津貼,了解其他社會福利和退休規劃也同樣重要。這有助於您建立更全面的財務安全網。

總結:善用傷殘津貼,為生活多添一重保障

傷殘津貼作為一項無需經濟審查的社會福利,為本港的嚴重殘疾人士提供了一道重要的經濟支援防線。它不僅僅是金錢上的幫助,更是社會對殘疾人士表達關懷和支持的體現。

在考慮申請時,核心要務是清晰理解「嚴重殘疾」的定義,並取得合資格的醫療證明。準備齊全的申請文件,能大大縮短審批時間,讓您或您的家人盡快獲得援助。若您對自身情況是否符合高額傷殘津貼資格或普通津貼資格存有疑問,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諮詢您的主診醫生,並向社會福利署尋求官方指引。

這筆津貼或許無法完全覆蓋所有開支,但它確實能在您最需要的時候,為您的生活多添一重實質的保障,讓您能更專注於康復和生活本身。


傷殘津貼常見問題 (FAQ)

1. 2025年傷殘津貼的金額是多少?

普通傷殘津貼的每月金額為HK$2,095;高額傷殘津貼則為HK$4,190。此外,12至64歲的合資格受助人可額外獲得每月HK$340的交通補助金。

2. 申請傷殘津貼需要多長時間?

審批時間不一。如果所有文件(特別是合資格的醫療證明)齊備且情況清晰,審批過程會較快。若社署需要額外索取資料或進行調查,則需時較長。建議盡早準備,確保文件無誤以縮短輪候時間。

3. 領取津貼期間可以離開香港多久?

在一個付款年度內,您必須在香港居住滿60天。若離港日數總計超過305天(或閏年的295天),津貼資格便會被取消。長期離港前應主動通知社會福利署。

4. 如何為未成年的子女申請傷殘津貼?

未滿18歲的申請人可豁免居港年期要求。申請時需由父母或法定監護人代為辦理,並提交監護人的身份證明、與申請人的關係證明(如出生證明書),以及用於接收津貼的監護人銀行戶口資料。

5. 癌症病人可以申請傷殘津貼嗎?

可以。如果癌症病情或其治療(如化療、電療)導致身體機能嚴重受損,例如體力極度虛弱、無法自理等,經由公立醫院醫生評估確認其殘疾程度達到「嚴重」標準,並且狀況會持續至少6個月,便符合申請資格。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底線
相關文章

留言咨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