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提示:您當前使用的瀏覽器為舊版的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部分樣式、功能可能會發生錯亂,建議您改用Chrome、Safari、Firefox或者Edge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瀏覽體驗!
首頁 > BLOG > 退休規劃 | 想提早退休,存多少才夠?破解現實財務難題,教你一步步計算

退休規劃 | 想提早退休,存多少才夠?破解現實財務難題,教你一步步計算

2024 年 11 月 19 日

   更新日期:2024 年 11 月 19 日

瀏覽量714
退休規劃 | 想提早退休,存多少才夠?破解現實財務難題,教你一步步計算

退休是每個人遲早會面對的課題,尤其是提到「提前退休」,對許多人來說更像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當談到退休時,許多人都會感到不安,不知道自己需要準備多少錢才能夠安享晚年。

但其實,只要提前做好退休規劃,穩健而無憂的退休生活並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

什麼是退休規劃?

退休規劃主要指的是從財務角度出發,檢視並規劃自己的收入、支出、儲蓄計劃,以及如何透過投資理財來積累退休所需的資產。這是一項長期且持續進行的過程,目的是確保退休後的生活品質,避免陷入資金短缺的困境。

為何需要提前規劃退休?

提前開始退休規劃至關重要,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國人平均壽命延長

根據內政部發布的最新數據,台灣人平均壽命已經達到81.3歲,其中女性更是長達84.7歲。這意味著退休後的非工作生活年數將會延長,若財務規劃不當,可能會面臨資金不足的風險。

2. 少子化問題,依賴下一代的傳統已不再適用

隨著台灣少子化問題的加劇,年輕人口數量持續減少。根據內政部資料,台灣的生育率僅為0.98,這表示平均每位婦女一生中難以生育一名孩子。在這樣的背景下,依賴子女供養的傳統觀念已經不再現實。因此,建立自給自足的退休基金變得尤為重要。

3. 醫療費用的逐年增加

雖然台灣有健保制度,但隨著年齡增長,醫療及保健費用逐漸成為退休後的重要支出。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2020年每戶家庭的醫療保健開支已高達13.9萬元,未來隨著人口老化,這一數字可能會進一步增加,必須納入退休計劃的考量範圍。

4. 勞保與勞退金的不足

許多人誤以為依靠勞保和勞退金就能安穩退休,但事實上這些來源的金額遠遠不足以應付退休後的各項開支。例如,若依照勞保給付試算,勞保每月可領取的金額僅約兩萬元,勞退金則更為微薄,這遠不足以應付通脹、生活及醫療費用。因此,依賴額外的儲蓄和投資是必須的。

如何有效地進行退休規劃?

要達成理想的退休目標,首先需要了解自己需要多少退休金。下面Money Daily介紹兩個關鍵步驟,幫助您準確估算所需的退休金額。

步驟一:計算退休後的每月開支

首先,您需要清楚自己退休後每個月大概會花費多少。這取決於個人的生活方式,以下是常見的退休後開支項目,您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調整:

開支項目每月花費金額(舉例) 
伙食費 12,000元 
交通費 5,000元 
旅遊費5,000元 
醫療保健費5,000元
水電瓦斯費4,000元 
保險費3,000元
娛樂費3,000元
其他(如家居修繕、紅包等)3,000元
每月總開支40,000元

假設每月總開支為4萬元,那麼一年就是48萬元。但是,需要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影響。例如,若假設每年通脹率為3%,那麼30年後,您可能需要比現在多出更多的退休金來應對價格上漲。

步驟二:利用「投資4%法則」計算所需退休金

「投資4%法則」是一種用來計算退休金需求的簡單方法。這個法則的基本原理是,假設您把退休金用來投資,每年能夠獲得4%的報酬。那麼,每年您可以領取4%的投資報酬來支付生活費,而本金將保持不變,這樣便不會擔心退休金用光的問題。

例如,如果您計算出的每年生活費是48萬元,那麼您需要的退休金額應該是:  

48萬元 ÷ 4% = 1,200萬元

這表示,如果您希望每年領取48萬元的退休金,並且希望本金能夠保持不變,那麼您需要準備1,200萬元的退休基金。

如何分階段進行退休規劃?

不同年齡段的規劃重點也不同,根據年齡的增長,Money Daily 建议大家適時調整自己的退休規劃策略:

1. 年輕時期(21-35歲)

此階段收入較低,但卻是最能充分發揮複利效果的時期。建議開始定期儲蓄並進行投資,選擇較積極的投資組合,讓資金充分增值。

2. 中年時期(36-50歲)

這一階段面臨較多的財務壓力,如房貸、子女教育等。但此時的收入已經有了一定提升,因此要確保每年都能積累足夠的退休金,並且逐步增強保險保障,以應對突發狀況。

3. 熟齡時期(51-65歲)

此時的收入理論上會達到最高,同時負擔逐漸減少,儲蓄和投資的能力增加。然而,臨近退休的年齡意味著風險承受度下降,因此此階段應選擇較為保守的投資策略,專注於保值與穩定增長。

小結

規劃退休的最重要原則就是越早越好。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將會面臨更多的生活和財務挑戰,因此越早開始規劃,未來的財務壓力將越小。同時,隨著年齡增長,投資策略也應逐步轉向保守,以確保退休後的生活能夠更加安穩。

通過科學的退休規劃,您可以達到理想的退休目標,享受無憂無慮的晚年生活!

延伸閱讀:

1. 如何早起步,讓退休更輕鬆  

早期開始退休規劃是關鍵。越早開始積累資產,越能利用複利效應來增長財富。建議從年輕時就設立退休帳戶,定期儲蓄並進行長期投資,逐步建立穩固的財務基礎。

2. 退休後的生活方式: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退休後的生活方式對退休規劃有直接影響。是否計畫過高端旅遊、安逸居家生活,或是追求更多的社交活動?確定這些目標有助於估算退休後的開支,從而制定合理的儲蓄和投資計劃。

3. 退休規劃中的風險管理:如何為不確定的未來做好準備?  

退休規劃中的風險管理包括市場波動、通脹、長期健康問題等。分散投資、保險規劃和緊急預備金的設定是減少不確定性風險的重要策略。此外,定期檢視規劃並根據變化進行調整。

4. 退休金的來源:除了勞保還有什麼選擇?  

除了政府提供的勞保,還可以透過個人儲蓄、企業年金、專門的退休金計劃(例如401k、IRA等)來補充退休收入。多元化的退休金來源能夠提高保障,減少依賴單一來源的風險。

5. 退休規劃中的投資策略: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  

退休投資策略應該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期限以及財務目標來選擇。可以考慮股票、債券、基金、ETF等多種工具,並逐步調整投資組合,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穩健的資產配置。

6. 退休規劃中的醫療保險:未來健康問題如何預留預算?  

醫療保險是退休規劃中的重要一環。隨著年齡增長,健康風險會增加,因此應該提前規劃足夠的醫療保險以應對未來的醫療費用。這可能包括長期護理保險或私人健康保險。

7. 退休規劃的心理準備:如何面對從工作到退休的生活轉變?  

退休不僅是財務上的轉變,也是心理上的挑戰。許多退休人士面臨失去工作的身份認同感,建議在退休前就開始規劃生活的新方向,比如發展興趣愛好或志工工作,以幫助順利過渡到新的生活方式。

8. 退休規劃中的稅務規劃:如何合法減少退休後的稅負?  

稅務規劃是減少退休後開支的另一重要策略。可以利用稅延帳戶、非課稅收入、投資減免等方式來降低稅負。建議在規劃退休資金時,與專業的稅務顧問合作,尋求最適合的方案。

9. 年齡越大,退休規劃越重要:60歲後的退休金如何再提升?  

隨著年齡的增長,退休規劃變得更加迫切。60歲後,應該積極檢討並調整現有的退休計劃,考慮加大儲蓄和增值投資。這可能包括延長工作年限、降低生活成本或通過額外的投資手段來提升退休金。

10. 家庭財務規劃與退休:如何與伴侶一起制定共同的退休目標?  

退休規劃不僅是個人的事,還需要家庭的協作。與伴侶共同討論和設定退休目標,確保雙方都清楚財務狀況,並共同作出儲蓄和投資決策。這不僅有助於達成共同目標,也能減少財務爭議。

底線
相關文章

留言咨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