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提示:您當前使用的瀏覽器為舊版的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部分樣式、功能可能會發生錯亂,建議您改用Chrome、Safari、Firefox或者Edge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瀏覽體驗!
首頁 > BLOG > 零息債券完整教學:一篇搞懂ETF、殖利率計算與風險分析

零息債券完整教學:一篇搞懂ETF、殖利率計算與風險分析

2025 年 10 月 2 日

瀏覽量9
零息債券完整教學:一篇搞懂ETF、殖利率計算與風險分析

想像一下,有一種投資工具,它不支付任何利息,卻能在未來給你一筆確定的回報。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奇妙?這就是「零息債券(Zero Coupon Bond)」的魅力所在。對於許多尋求長期穩定回報的投資人來說,它是一種獨特且強大的資產配置選項。本文將帶你從零開始,全面解析這種又被稱為「折價債券」的金融商品,無論是零息債券殖利率的計算,還是實際的投資管道,讓你一篇就能掌握核心關鍵。

到底什麼是零息債券?跟一般債券差在哪?

傳統的債券,就像是把錢借給政府或公司,對方承諾定期支付利息,到期後再歸還本金。但零息債券打破了這個規則,它在持有期間完全「不配息」。那麼,投資人的利潤從何而來?答案就在於「折價發行」。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種「未來的提貨券」。假設一張10年後到期、面額為10,000元的提貨券,你現在只需要用7,000元就能買到。這中間的3,000元價差,就是發行機構預先支付給你的「總利息」。你投入較少的資金,鎖定未來一筆更大的回款,這就是零息債券的核心運作模式。

💡專家比喻:陰陽燭與太極

如果說,定期配息的「有息債券」像是陽,提供源源不絕的現金流;那麼,「零息債券」則像是陰,沉靜內斂,將所有能量一次性在到期時釋放。兩者一動一靜,在投資組合中扮演著截然不同的角色,共同構成一個平衡的資產配置太極圖。

為了讓大家更清楚地理解兩者的區別,這裡整理了一份比較表:

比較項目 零息債券 (Zero Coupon Bond) 有息債券 (Coupon Bond)
配息方式 無,持有期間不支付任何利息。 有,依約定(如每季、每半年)支付票面利息。
獲利來源 買入時的折價金額與到期時面額的價差。 定期收取的利息,以及可能的資本利得。
價格波動 相對較大,對利率變動更敏感。 相對較小,因有定期現金流支撐。
適合目標 長期目標規劃,如退休金、子女教育基金。 需要穩定現金流的投資人,如退休人士。

零息債券的價值怎麼算?破解殖利率的秘密

零息債券的定價邏輯相對單純,因為我們不需要考慮複雜的現金流。它的價格,本質上就是未來那筆「面額」的「現值」。換句話說,在考慮了預期報酬率(也就是折現率)後,未來的10,000元,在今天值多少錢?

零息債券價格公式:

價格 = 面額 / (1 + r) ^ n

其中:
r = 要求的年化報酬率 (或稱到期殖利率 YTM)
n = 距離到期的年數

情境模擬:假設一張10年後到期、面額為$50,000的美國國庫零息債券,若市場上對這類債券要求的年化報酬率為4%,那麼它今天的合理價格就是:
$50,000 / (1 + 0.04) ^ 10 ≈ $33,778

反過來,如果你已經知道市場上某張零息債券的現價,也能輕鬆推算出持有至到期的年化報酬率,也就是「到期殖利率 (Yield to Maturity, YTM)」。

到期殖利率 (YTM) 公式:

YTM = (面額 / 當前價格) ^ (1/n) – 1

這個公式的計算邏輯和年化報酬率完全相同,幫助投資人衡量這筆投資的真實回報水平。相較於有息債券需要動用到內部報酬率(IRR)的複雜計算,零息債券的報酬率顯得直觀許多。

投資零息債券的優勢與風險全解析

任何投資工具都像硬幣的兩面,有其光明面,也必然伴隨著風險。在投入資金前,務必全面理解零息債券的優缺點。

✅ 零息債券的優勢 (Pros)

  • 回報明確,適合長期規劃:只要發行機構不違約,你持有到期的回報是完全確定的。這對於設定特定財務目標,如15年後的子女大學學費或20年後的退休基金,是非常理想的工具。
  • 無再投資風險:有息債券的投資人需要煩惱收到的利息該如何再投資,如果市場利率走低,再投資的回報就會下降。零息債券沒有這個問題,因為它根本不配息。
  • 潛在較高報酬:為了彌補持有期間沒有現金流以及較高的利率風險,在相同信用評級和年期的情況下,零息債券的殖利率通常會比有息債券稍高一些,作為對投資人的「流動性補償」。

❌ 零息債券的風險 (Cons)

  • 利率風險(最主要的風險):零息債券對利率的敏感度(存續期間, Duration)非常高。若市場利率上升,新發行的債券將提供更高回報,這會導致你手中現有的舊債券市場價格下跌。如果你需要在到期前賣出,就可能面臨虧損。
  • 信用違約風險:雖然過程中不配息,但發行機構到期無法償還本金的風險依然存在。因此,選擇高信用評級的發行者至關重要,例如美國政府發行的國庫券。
  • 通貨膨脹風險:你鎖定的是未來的「名目」金額,但如果未來通膨率遠高於預期,這筆錢的「實質」購買力將會縮水。
  • 流動性風險:相較於熱門的公債,某些公司發行的零息債券在次級市場的交易可能不夠活絡,想提前賣出時可能找不到好的報價。

💡 推薦文章

想深入了解債券型ETF的投資策略嗎?可以參考這篇 【穩定領息、不怕震盪!高股息股票ETF助你打造每月現金流】,雖然以高股息為主題,但其中資產配置的觀念同樣適用於債券投資。

新手如何買賣零息債券?兩大管道大比拼

對於身在臺灣的投資人,要直接購買單一的零息債券相對不便,但仍有兩個主流管道可以參與其中:

🚀 管道一:透過債券ETF間接持有

這是最適合小額及新手投資人的方式。透過購買追蹤零息債券指數的ETF,你可以一次性持有一籃子的零息債券,有效分散單一債券的風險。例如:

  • Vanguard Extended Duration Treasury ETF (EDV): 專注於投資長期(存續期間約24年)的美國零息公債。
  • PIMCO 25+ Year Zero Coupon U.S. Treasury Index Fund (ZROZ): 同樣投資於超長天期(存續期間約27年)的零息美債。

優點:入場門檻低、流動性高、管理方便。
缺點:需要支付管理費。此外,一個關鍵問題是,雖然債券本身不配息,但ETF會將價差轉換為配息發放。對於非美國人,這筆配息會被視為「股利(dividend)」並預扣30%的稅,這會侵蝕部分獲利。

💼 管道二:透過海外券商直接購買

如果你擁有較大的資金規模(例如50萬美元以上),且希望進行更精準的長期規劃,可以考慮透過海外券商(如IB盈透證券)直接購買單一的美國零息國庫券。在券商的交易介面中,尋找票面利率為0%的債券即可。

優點:持有至到期的資本利得免稅(對非美國人而言),沒有管理費,可以精準控制到期日。
缺點:資金門檻高,操作較為複雜,需要自行建構「債券梯(Bond Ladder)」來分散風險,不適合頻繁交易。

💡 推薦文章

對投資美國公債ETF有興趣?可以閱讀這篇 【新手必讀攻略:ETF是什麼?3大投資類型、4種債券ETF一次看!】,裡面有更詳細的ETF入門介紹。

總結:零息債券投資的核心心法

零息債券因其簡單的定價模式,常被視為理解債券市場風險與回報的「基本功」。它讓我們清晰地看到,時間價值和利率風險是如何直接影響債券價格的。它與有息債券並無絕對的優劣之分,更重要的是看它是否符合你的投資目標。

在投資決策前,請牢記兩大關鍵:

  1. 信用風險擺第一:優先選擇信用評級最高的發行機構,如美國政府。
  2. 緊盯到期殖利率:這是衡量你這筆投資真實回報率的最重要指標。

零息債券常見問題 (FAQ)

🤔 零息債券會倒閉嗎?

會的。債券本身就是一種借據,只要是借貸行為,就有違約風險。如果發行機構(無論是政府或公司)破產,就可能無法在到期時支付面額,這就是違約。因此,強烈建議投資人專注於由信用評級最高的政府(如美國)所發行的零息債券,以最大程度降低此風險。

🤔 升息或降息對零息債券價格有什麼影響?

影響非常顯著。升息時,市場上新的債券會提供更高的利率,顯得舊有的低利率債券吸引力下降,因此其市場價格會下跌降息時,情況則相反,舊有的高利率債券變得更有價值,其市場價格會上漲。零息債券由於沒有利息作為緩衝,價格對利率的反應比同天期的有息債券更為劇烈。

🤔 零息債券ETF的配息要繳稅嗎?

對於臺灣投資人(非美國稅務居民)來說,是的。雖然零息債券本身不配息,但ETF會將債券價格上漲所產生的資本利得,以「配息」的形式發放給投資人。這筆錢在美國稅法下被歸類為「股利(Dividend)」,會被預扣30%的稅款。這是投資零息債券ETF時必須考量的一項成本。

🤔 零息債券跟定存有什麼不同?

兩者看似都是在未來取回一筆固定的錢,但本質上有巨大差異。定存幾乎沒有風險(在存款保險額度內),本金不會波動。而零息債券雖然到期回報固定,但在到期前其市場價格會隨利率波動,若提前出售可能虧損本金;此外,它還存在發行機構的違約風險。簡單來說,定存是儲蓄,零息債券是投資。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底線
相關文章

留言咨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