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提示:您當前使用的瀏覽器為舊版的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部分樣式、功能可能會發生錯亂,建議您改用Chrome、Safari、Firefox或者Edge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瀏覽體驗!
首頁 > BLOG > 2025最新設立公司流程教學|一人公司設立步驟、費用、營業登記完整指南

2025最新設立公司流程教學|一人公司設立步驟、費用、營業登記完整指南

2025 年 10 月 24 日

瀏覽量13
【一人公司設立懶人包】2025最新!從營業登記申請到節稅7步驟搞定所有流程!

你也是收入日益增長的自由工作者或SOHO族嗎?每年五月,當看到高額的個人綜合所得稅單時,是否也感到頭痛不已?或許你曾聽說成立「一人公司」可以有效節稅,但一想到複雜的設立公司流程和繁瑣的營業登記申請就讓你望而卻步。別擔心!這篇文章正是為你準備的終極指南。我們將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帶你一步步從零到有,不僅完成公司設立,更讓你掌握一人公司節稅的關鍵秘訣,讓你輕鬆創業,無後顧之憂!

本文核心重點:

  • 了解成立一人公司的三大節稅優勢,看懂稅率差異。
  • 掌握設立公司的完整7大步驟,從預查到登記一次搞定。
  • 比較「公司」與「行號」的根本差異,選擇最適合你的組織型態。
  • 解答資本額、營業地址等創業者最常見的疑惑。

為什麼要成立一人公司?揭秘最吸引人的3大節稅優勢

當個人接案的收入達到一定規模後,個人綜合所得稅的累進稅率將會成為一筆沉重的負擔。成立一人公司,是將個人業務法人化的過程,這不僅提升了專業形象,更帶來了實質的財務好處。以下是三大核心節稅優勢,讓你明白為何眾多SOHO族與高收入者選擇這條路。

優勢一:告別40%高稅率!營利事業所得稅率更優惠

台灣的個人綜合所得稅採用累進稅率,當年收入淨額超過472萬時,最高稅率級距可達40%。相比之下,公司的營利事業所得稅稅率(簡稱營所稅)在課稅所得額超過12萬後,稅率固定為20%。這中間的差距,就是節稅的關鍵所在。

情境模擬:

假設一位設計師年收入為200萬元,我們來簡單試算個人接案與成立公司的稅務差異:

  • ➡️ 個人接案:扣除免稅額、扣除額後,可能適用20%甚至30%的綜所稅率,應納稅額相當可觀。
  • ➡️ 成立公司:公司收入200萬元,在扣除各項營業成本與費用後(例如50萬元),課稅所得為150萬元。應納營所稅為 150萬 * 20% = 30萬元。其餘的盈餘可以選擇留在公司,或在適當時機分配給自己,避免一次性併入高額個人所得。

想了解更多關於【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的詳細資訊,可以參考我們的相關文章。

優勢二:營業費用合法列舉,你的開銷就是省稅的彈藥

個人接案時,能列舉的費用項目非常有限。但成立公司後,許多「與業務相關」的支出,都可以合法地申報為公司費用,進而降低公司的課稅所得。這等於是將你原本的日常開銷,轉化為節稅的工具。

🏢 場地費用

辦公室租金、管理費、水電費等。

💻 生財工具

電腦、軟體、辦公桌椅、攝影器材等設備支出。

🚗 交通費用

洽談業務的交通費、停車費,甚至公司名下的汽車相關費用。

🤝 交際費用

與客戶開會的餐飲費、送禮費用等(有稅法上限)。

優勢三:盈餘分配更彈性,資金運用自主性高

公司賺取的稅後盈餘,你可以自由決定要不要在當年度分配出來。若不分配,這筆資金就可以留在公司帳戶中,作為未來的擴展基金、緊急預備金,或是再投資使用。這給予了創業者極大的資金運用彈性,可以等到個人所得較低的年度再進行分配,以適用較低的綜所稅率,達到雙重節稅的效果。

7步驟走完設立公司流程,手把手教你完成營業登記申請

準備好迎接你的公司了嗎?接下來,我們將詳細拆解設立公司流程的每一步,讓你按圖索驥,輕鬆完成所有程序。

第一步:公司名稱預查-為你的事業取個好名字

這是創業的第一步,決定公司的名稱與主要營業項目。名稱不能與現有公司重複,建議可以多準備3-5個備案。營業項目則關係到未來可以開立發票的業務內容。

第二步:銀行開立籌備戶-存入你的第一筆啟動資金

拿到「公司名稱暨所營事業預查核定書」後,就可以帶著負責人的雙證件、私章以及核定書,到任何一家銀行開立「公司籌備戶」。接著,將你預計的資本額存入這個帳戶。

第三步:會計師資本額查核簽證-證明公司實力

資本額存入後,需要請一位合法的會計師進行查核簽證,出具「資本額查核簽證報告書」。這是為了向政府證明,公司確實有這筆資金可供營運。這是設立「有限公司」的必要步驟。

第四步:公司設立登記-取得你的公司身分證

備妥所有文件(如:設立登記申請書、公司章程、股東同意書、董事願任書、房屋使用同意書、會計師資本額查核報告書等),向公司所在地的主管機關(在台北市為商業處,其他縣市為經濟部中部辦公室)提出申請。同樣可以選擇臨櫃或線上辦理。

第五步:營業登記申請(稅籍登記)-開始營業的最後一哩路

公司設立登記核准後,案件會自動轉送到所在地的國稅局,進行營業登記申請。這一步是為了讓公司取得「統一編號」,未來才能合法開立發票、報繳營業稅。

第六步:向國稅局報到,領取統一發票購票證

收到國稅局的核准函後,公司負責人需要親自前往國稅局簽名報到,並領取「統一發票購票證」。有了這張證,才能購買發票開始營業。

第七步:將籌備戶轉為正式公司帳戶

最後,帶著公司登記核准函、國稅局公文及公司大小章,回到原開戶銀行,將「籌備戶」轉成正式的「公司法人戶頭」。至此,整個設立公司流程才算大功告成!

公司還是行號?該如何選擇最適合我的組織型態?

在創業初期,許多人會在「有限公司」和「商業行號(工作室)」之間猶豫不決。這兩者在法律責任和稅務計算上有著根本的區別,選擇哪一種,將深刻影響你未來的經營。

法律責任的差異:有限公司的「有限」責任是什麼意思?

這是兩者最大的區別。「有限責任」指的是,當公司發生債務問題時,股東(也就是你)僅以出資額為限對公司負責。白話來說,就是公司的債務不會牽連到你個人的財產。而「行號」屬於「無限責任」,若行號負債,負責人需要用個人全部財產來清償,風險相對較高。

稅務計算的不同:行號盈餘直接併入個人所得 vs. 公司盈餘可保留

行號」本身不需繳納營所稅,其年度盈餘會直接併入負責人的個人綜合所得中,一同計算綜所稅。這意味著如果行號賺得越多,你的個人稅負也可能越重。「公司」則不同,公司賺的錢先繳納20%的營所稅,稅後盈餘可以選擇保留在公司,不分配出來就不會計入個人所得。

一張表格看懂「有限公司」與「商業行號」的優缺點比較

比較項目 有限公司 商業行號(工作室)
法人格 獨立法人 非法人,附屬於個人
法律責任 有限責任(以出資額為限) 無限責任(個人財產需負責)
營所稅 需繳納 (20%) 不需繳納
盈餘處理 可保留在公司,或分配給股東 直接併入個人綜合所得課稅
名稱保護 全國範圍不得重複 僅在同縣市不得重複
適合對象 未來有擴展、融資、股權合作需求者 業務單純、規模較小、風險低的創業者

常見問題 (FAQ)

成立一人公司,資本額需要準備多少錢?

現行法規已無最低資本額限制,理論上1元也可以設立公司。但實務上,資本額代表公司的營運實力與償債能力,太低的資本額(如:低於10萬元)可能會影響銀行開戶、貸款申請,或讓客戶感到不信任。建議資本額應以「足以支付公司設立初期開銷(如:辦公設備、租金押金、初期營運週轉金)」為原則來規劃,較為合理。

我可以在家裡設立公司嗎?可以用自家住宅作為營業登記地址嗎?

可以,許多一人公司會選擇將營業地址登記在自家住宅(即「借址登記」)。但需注意以下幾點:

  • 房屋稅與地價稅:登記為營業用後,房屋稅率會從自用的1.2%調高為3%,地價稅也會增加。
  • 建物使用規定:需確認該地址的土地使用分區與建物用途符合規定,可以設立公司。
  • 房東同意:若是租屋,必須取得房東的同意書。

若不想影響自家稅率,也可考慮租用「商務中心的共享辦公室」作為登記地址。

公司成立後,負責人的勞健保該如何處理?

即使公司只有你一人,你仍然是公司的「雇主」兼「勞工」。

  • 健保:負責人的健保「強制」成立投保單位,並以公司名義投保,且投保級距不得低於45,800元(此金額可能變動)。
  • 勞保:負責人的勞保為「自願」投保。可以選擇不保,或在公司成立勞保單位後自行投保。

一定要請會計師或記帳士嗎?

雖然法規沒有強制規定,但強烈建議委託專業的會計師或記帳士。公司帳務涉及營業稅(每兩個月申報一次)、營所稅(每年申報一次)以及各類扣繳申報,程序繁瑣且法規時常更新。將帳務外包,不僅能確保稅務申報的正確性、避免罰款,也能讓你更專注於核心業務的發展。專業人士還能提供節稅規劃建議,長期來看,這筆花費絕對物超所值。

總結

恭喜你!走完這趟流程,你已經完全掌握了設立一人公司的所有關鍵知識。從理解一人公司節稅的強大優勢,到親手完成設立公司流程營業登記申請,你會發現創業的第一步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成立公司不僅是稅務上的優化,更是事業專業化、制度化的象徵。現在就開始規劃,將你的專業技能轉化為一間能為你創造更大利潤並合法節稅的法人事業吧!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底線
相關文章

留言咨詢

top